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4万亿元政府投资在全国各行业的分布情况,但却没有涉及其中中央政府投资部分11800亿元在区域上的分布。我国东西部地区投资与融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农村民生工程、节能减排与生态工程方面的投资,这将大幅提升政府投资能力,也有助于西部地区灾后重建和重点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东西部差距明显
东部地区指的是京、津、冀、沪、苏、浙、闽、鲁、粤、琼;西部地区指的是川、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桂、蒙。从2004年到2007年,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依次是西部地区的2.93、2.83、2.72、2.54 倍,2007 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4944亿元,但西部地区只有29533亿元。从总量上讲,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差距依然比较明显。
从1993年开始到2007年为止,东部和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各地区GDP的比重分别达到了49.19%和61.70%,都具有较大的涨幅。而1997年最具代表性,在这一年,西部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了东部地区,达到了34.65%,而东部则为34.45%。之后,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的增长速度逐渐快于东部,并最终在2007年超过东部地区12.51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2007年东西部地区在农林牧渔业占该行业总投资的比重基本持平,但在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差距明显,比如制造业2007年东部地区占全国该行业投资的55.20%,西部地区仅占13.50%;缺乏金融造血功能的西部地区金融保险业的投资只占全国该行业的19.78%,东部地区却占有39.27%。从而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主要来源于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以及房地产业等一些比较基础的行业。
融资总量:西部总量偏小、渠道有限
我们分别从证券市场与银行贷款来说明东西部地区在融资方面的的差距。
2007年末,东部、西部国内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795家、293家,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的54.34%,股票和债券筹资额占全国的比重为81.2%。东部、西部地区上市公司A股市场筹资额分别为上年的3.7倍、5.8倍,西部地区A股市场筹资额增长明显加快,比重进一步提高,但由于东部地区基数较大,东西部在资本市场上的筹资额差距依然较大,2007年,东部地区通过A股的筹资额相当于西部地区的9.56倍。
2007年末,东部、西部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16.3,4.4万亿元,在西部地区的贷款结构当中,中长期贷款的比重高于东部地区8.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为50%,西部地区为58.6%),西部地区2007年新增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为新增人民币短期贷款的3.1倍,而在东部该比例仅为1.3倍。以上数据说明西部地区资金运用的长期化趋势明显,导致西部地区资金运用中长期化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度较高,加之直接融资渠道有限,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对中长期信贷资金的需求较大。
政府投资:因地制宜各有侧重
应当承认,目前西部的经济增长还处在依靠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阶段,制造业和服务业远远没有发展起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很弱,一旦国家投资减少,速度还有可能下降。西部地区在融资总量上与东部地区比较还是偏小,直接融资的渠道也有限,固定资产投资也过于依赖银行贷款,且固定资产投资偏重于采掘业、电力煤气等基础行业。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时,应根据我国东西部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中央政府投资在区域之间的分配。
――基础设施投资、农村的民生工程投资、节能减排与生态工程方面的投资应该向西部地区倾斜。
明显滞后的西部基础设施显然难以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加快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大发展的突破口,这都需要国家加大投资力度。
――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投资应该向东部地区倾斜。
在此次金融危机当中,东部地区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所受的影响比西部地区大,东部很多企业面临停产与破产,国家应该加大对这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面向国内市场,刺激内需。
――由于中央政府用11800亿元投资来撬动4万亿投资,西部地区本身“造血”功能不强,配套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在西部地区实行差别性存款准备金政策、推行扶持性再贷款政策以及灵活的利率政策,扩大西部地区的货币供应。此外,在国家的投资中可以考虑在西部地区成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基金,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