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

2009-04-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笑东 我有话说

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是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重要抓手,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我们已经讲了多年,现在需要的是切切实实地调整,扎扎实实地工作。

一是要优化整体经济结构,着力发展新型产业。通过化解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以服

务业为核心的第二次产业,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众所周知,尽管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但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我国第三产业依然相对滞后,它在GDP中所占比重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有必要把第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在巩固提高原有多种形态服务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

二是要积极调整工业结构,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的工业发展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缓慢。根据筱原基准,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应满足这样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收入弹性标准;二是生产率上升标准。因此,对于我国传统产业而言,通过产业整合和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既符合收入弹性标准,也符合生产率上升标准;同时,我们要大力发展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量以调整存量,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平衡内需外需结构,实现内需主导的发展模式。我国之所以被世界公认为全球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最重要的依据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其隐含的经济命题是人口需求创造产品服务供给,这是内需主导的发展模式的根本内涵。然而迄今为止,支撑我国“增长奇迹”的一个关键因素,一直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尤其是近几年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这种外向型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内部缺陷”,如对外部资源过度依赖、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大部分出口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等等。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我国出口面临严峻形势和巨大压力,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为此必须积极扩大内需以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增长。从本质意义上讲,扩大内需不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的战略选择,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即使不发生金融危机,我们仍需要积极调整内需外需结构,只不过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之时显得尤为重要。内部需求表现为内部投资需求与内部消费需求,尽管一部分内部投资需求诱致出口需求,但内部投资的最终归宿主要表现为多种不同形式的内部消费需求,因此内部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因,是根基,是内部投资需求和部分外部需求的基本载体。为此必须充分挖掘内部需求,扩大内部需求,由消费需求衍生投资需求,由投资需求引致消费需求。

四是优化投资消费结构,体现“以人为本”。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当中,出口和投资都具有强劲的作用,但都不稳定,出口最容易受到外部冲击,投资最容易受经济周期影响;而消费则最为稳定,受外部冲击和经济周期直接影响较小。我国消费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平均水平。这种失衡长期积累将导致许多严重问题,从短期看,较多投资形成未来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较弱消费能力不足以购买大量的社会商品,如此长期积累,必然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比例严重失衡;从长期看,消费低水平必然导致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慢,降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因此必须优化投资率过高和消费率过低的的失衡结构,在稳定“拉套之马”――投资和出口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驾辕之马”――消费的主导拉动作用。要合理调整投资消费结构,形成投资和消费的良性互动,这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经济意义的“以人为本”,最终体现为满足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来讲,关键在于生产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就消费需求来讲,扩大消费需求关键在于消费意愿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两个因素,而消费意愿既建立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又建立在外围环境保障和消费文化支持上。扩大内需的一个着力点就是让消费者形成稳定的消费预期,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消费者预期的一个重要支撑。

五是调节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储蓄、投资、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历年积累下来的投资消费结构失衡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密切相关。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资本报酬与政府收入增加过快、所占比例偏多,劳动报酬增速缓慢、所占比例偏少,结果增加了企业和政府投资的积极性,而减少了居民消费。为此,第一,针对居民储蓄的具体特征,要努力实现储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打通储蓄转向消费的通道。在一定的国民收入条件下,降低储蓄率也就是提高消费率。根据现代消费理论,当期消费并不是由当期收入所决定的,而是由居民的预期终生消费和收入决定的。因此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关键在于创造稳定消费预期的制度环境。这就需要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第二,将企业储蓄转化为理性投资,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在积极推动金融、财政等体制改革与加快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发展,为企业提供高校便利的投融资服务的条件下,适度提高工资水平,完善企业员工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将储蓄投资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领域,提高企业融资水平,为职工稳定收入奠定基础。第三,促进政府储蓄投向民生领域,在带动就业的同时促进公共福利均等化,诱导居民消费。

总之,国际金融危机对于我们来讲,既是一次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机会,也是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机会,这种转变不能靠复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唯一的出路就是要转变到经济结构优化的新模式上来。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必须,也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必须。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