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耿建扩通讯员朱润胜)专项资金监管历来是一个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封闭运行、公开不够。如今,在河北秦皇岛,这一难题已不再难。他们研发的专项资金公开运行平台,构筑起“科技+机制”预防腐败新模式,确保了有限财政资金真正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刀刃”上。
2007年,秦
秦皇岛市专项资金公开运行平台采用分布式、多层、开放框架体系,是集数据采集、信息公开、资金追踪、监管联动、自动汇统、决策支持、状态监测、信访处理和集成维护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它分前后两个监管平台。
在后台的监管平台上,监管系统从各项目资金立项、审批、拨付、使用到验收等各环节,全部在关键部位设置了监测点,并设置可报警域值。
在前台的监管平台上,市民可通过互联网进入平台系统,注册后可详细查看所关注资金项目的拨付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可点击“投诉举报”项通过平台系统进行举报。
目前,秦皇岛市涉及民生的教育、农业、林业等66个资金使用部门,已分别在公开运行平台上建立用户信息和资金运行信息。全市涉及民生的62项11.1亿元专项资金入网运行,监管平台登录量已达4.7万人次。据秦皇岛市专项资金治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将争取把所有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资金纳入平台监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