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记者前往塔里木油田采访,从巴州首府库尔勒出发,每天在茫茫大漠中驱车五六百公里,从西气东输起点――轮南油田,到年产量突破200万吨的油田――哈德油田,从第一个沙漠腹地油田和国内最大的奥陶系礁滩型油气田――塔中油田,到西气东输的主力气田――克拉2气田,我们深深体会到这些年轻人扎根大漠艰苦奋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至2008年底,塔里木油田累计生产原油7270多万吨、天然气近560亿立方米,累计供气近440亿立方米,为北京绿色奥运作出了积极贡献,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万多名优秀儿女驻扎在大漠深处,他们中大多数是年轻人。
地处胡杨林保护区的哈德作业区,青年大学毕业生占到职工的70%以上,他们自愿扎根前线,敢于奉献,乐于吃苦。以“开发一个区块,建设一片绿洲,撑起一片蓝天”为环保目标,推行清洁生产,实施环保目标责任制,严格环境检测报告制度,狠抓绿化环保工作,努力创造了能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塔中作业区以创建“四个基地”为目标,始终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精神支柱,为青年员工搭建起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实践了“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铮铮誓言。
2008年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克拉作业区职工是一支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年轻队伍,他们以“创新一流管理,创建一流队伍,创造一流技术,建设一流气田”为宗旨,开拓创新,科学管理,扎实工作,在大漠深处默默奉献着热血青春。
塔中油田的年轻人
哈德油田的快乐假日
岩心库里的研究生
实验室的科研人员
钻井平台
轮南油田的检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