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产、倒闭、失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纺织业成为金融危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然而,它又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巨额的贸易顺差、大量贸易摩擦,都因它而起。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能否成为纺织业发展的促进剂?纺织行业作为“中国制造”的代名词,振兴规划又将赋予它怎样的新含义?
不
是夕阳产业,而是支柱产业
“这次的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最重要的意义可以概括为:方向明确、信心倍增。”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如是认为。
曾几何时,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纺织行业是夕阳产业、落后产业,远不如汽车电子等行业能起到支柱作用,有的地方还提出要限期淘汰纺织;一些银行对纺织业也不看好,认为是高风险行业,见了纺织就不敢贷款。规划再一次明确了纺织业作为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以及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地位,鼓舞了行业信心,也鼓舞了包括银行等的信心。
事实上,纺织业为我国的GDP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49%――这49%里,服装、衣着的消费占城市居民人均支出的10.77%,农村的衣着消费占农村居民人均支出的5.9%;
全国的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为29%,纺织业的贸易顺差就占到全国贸易顺差的近60%。从2001年到2008年,全国货物贸易顺差83%是纺织创造的……
专家强调,纺织业的支柱地位还体现在,它关乎民生、关乎数千万人的就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棉花到服装、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纺织业的产业链非常长,吸纳了2000万人的就业,其中约80%是农民工。纺织业本身所需的原料,棉、毛、丝、麻,也来自农业,涉及到1亿农民的生计。
对纺织业的现状,也存在一些误解。杜钰洲表示,有人认为纺织业已经日薄西山,规划是打上一剂强心针。其实从最近刚刚结束的纺织行业春季市场大活动就可以看出,中国的纺织服装展览人气依然很高。“可以说,冬去春来看纺织,纺织业的发展势头依然很健。规划不是强心剂,而是促进剂,是解决行业当前困难和谋划中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政策。”杜钰洲说。
1%的力量有多大
从今年4月1日开始,纺织业的出口退税率从15%提高到16%。
专家指出,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是规划对纺织行业产生的最直接影响之一。16%,是在其他行业里没有的比率。这一举措就是要把纺织业的支柱作用发挥出来,帮助企业进入良性循环,顺利度过严冬。那么,这1%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认为,从具体的资金和带动效益上说,1%都是一个巨大的支持,能给企业带来不少的直接收益。
杜钰洲算了一笔账:我国纺织企业的出口规模大约占20%。以去年的销售额算,一年的销售额33000多亿,五分之一用于出口。从今年4月1日算起,今年有9个月能享受这一个点的退税率,大约是50亿。如果全年的话,估计是八九十亿。如果和原先的11%比,5个点的提高,就更为可观了。
“如果企业的产品价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话,就可以拿这笔钱进行研发投入、做设计人才的培训、聘请顶级的设计人才,进而提高整个纺织服装、面料的设计水平、款式流行水平和技术含量,对企业、行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邱亚夫表示。
专家强调,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对企业确实弥足珍贵,但长远来看,治本的方法还是要下气力提升我们的产业水平,即使是零税率,也不意味着一定能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不仅仅是“洋打工”,更要创“中国品牌”
15年前,人们穿的西装,重量足足有两公斤半。如今的西装只有800克,轻便了许多,这里面包含着大量的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在邱亚夫看来,纺织业是一个高科技的永续产业,创新是纺织业的生命力所在。
邱亚夫介绍说,去年到今年年初,在全行业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依然有30%的企业销售增长23%,利润增长33%,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98%。它们的秘诀就在于创新。“眼下要把创新扩展到全行业,加强公共服务,加强先进技术的普及,加强科研攻关的产业
化,帮助占全行业99.4%的中小企业提升水平。”邱亚夫强调,“这也是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我们的纺织服装业只是一个“洋打工”,总认为我们的服装没有自主创新,是低档低价的代名词。专家强调,应该对我国的纺织业再认识,“中国制造”的品牌力量和人气正在上升。
杜钰洲介绍说,从行业的展览会就可以看出,中国品牌的市场非常活跃。今年的面料展1001个品牌里中国品牌就有777个,外国品牌224个。中国品牌里29%是以自己的牌子走上世界的。现在发达国家有40%的人在消费中国品牌的产品,这是中国纺织服装的一个重要进步,也体现了我们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专家指出,中小企业的开发创新能力、装备水平有限,但它们是民生的重要部分,是就业的主体。规划提出,对大量的中小企业着重解决雪中送炭、扶弱济贫的问题,强调提供公共服务,就是创造一种公共环境,促进大企业和小企业链接,提升它们的技术、管理、检测、研发水平,全面增强“中国品牌”的实力。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纺织业加速升级的重要机会,调整振兴规划对纺织业发展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杜钰洲表示,“中国品牌”的成长,将会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享受中国纺织品服装消费带来的福祉。
(本报记者颜维琦整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4月23日18:05分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