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4日电(记者李慧)日前,农业部派出10个督导组分赴各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督导,着力解决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防止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今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对违法添加非食用
近年来,农业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发布了41种农药禁限令、47种兽药禁限令以及多种饲料添加剂禁限令。各地结合实际也陆续出台了相关地方性法规,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毒鼠强专项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助奥行动”、奶站和饲料专项整治等专项治理行动。从2001年起,农业部开展普查、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实施农兽药残留监控、水产品药残监控、饲料质量安全监控等监测计划,至今共检测蔬菜、畜产品、水产品近20万个,获得有效数据162万个。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已初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农产品整体上可以安全放心。2008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主要药物残留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比2001年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
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实行标准化生产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水平不高、保障质量安全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各级农业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从农产品生产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标准制定上,以农兽药残留标准为重点,正在抓紧制定450项急需的农业标准,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各省级农业部门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了一批通俗易懂、好学好用的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手册,农民什么时候该施肥、用药,只需“照单”操作,一方面起到了节本增效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各地积极探索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有效形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在政策扶持上,各地高度重视,把农业标准化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扶持措施,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