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俄罗斯外交部安全和裁军问题司司长安东诺夫与美国助理国务卿高特莫勒在美驻意大利大使馆会晤,两人就起草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新条约问题举行会谈。美国国务院负责裁军谈判的官员伍德指出,这是一次富有成果的会谈,首轮全面谈判将在5月中旬举行,并将于今年12月前达成协议。
应当说,俄美高层此时对达成“新的、可验证的削减”新条约持积极态度。奥巴马总统就职伊始,就在规划重启与俄罗斯的战略核武谈判,并将此确定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俄舆论指出,美方打算俄美双方各自裁减80%的储备核弹头,今后双方各保持约1000枚核弹头的战略储备。而梅德韦杰夫总统日前在芬兰也表示,必须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这是明确无误的,“如果我们达成协议,削减数量将大于2002年《莫斯科条约》规定的数量,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此间观察家认为,尽管俄美高层拥有如期达成协议的政治意志,但绝不意味着两国谈判将会一帆风顺。
首先,俄美是否在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与部署反导设施达成一揽子妥协,是谈判进程顺利与否的重要制约因素。布什执政期间,曾计划在东欧的波兰、捷克布署导弹防御系统,遭致俄方激烈反对。其后果是,本应早就开始的此项谈判无法摆上日程。目前,奥巴马总统并没有否决导弹防御计划,而仅仅是推迟在波兰部署导弹、在捷克建造雷达站的步骤。除此以外,北约东扩、围绕格鲁吉亚分离地区冲突等困扰俄美关系的诸多问题,都将可能给俄美谈判制造难题。可以预料,俄美在上述问题上的博弈将始终贯穿于整个谈判当中。
其次,俄规划的军控条约不仅规定削减核弹头数量,而且还应限制运载工具。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日前表示,新条约必须限制运载核武器的洲际弹道导弹、潜艇上的弹道导弹以及重型轰炸机核弹头载体,而不仅是核弹头本身的数量。俄总统还同时强调,必须排除“在本国领土以外部署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可能性”。显然,俄担心拟议中的波兰反导基地将来会变成美国战略核潜力的一部分。
第三,确保“核力量平衡”,将是俄美政治领导人和军控专家讨价还价的基础。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今年3月提出,俄军战略核部队应当提高备战水平。俄军总长马卡罗夫大将称核武器是俄遏制外来侵略的主要手段,“核武器从前什么样,现在依旧保持原样,可能将来还会有所发展”。同时,美国也同样不可能做出让俄罗斯拥有核优势的让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规模还将有繁琐的“技术性工作”要完成。
最后,其他核大国是否愿意加入到削减核武器的某一个阶段,也可能影响到俄美两国谈判进程。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不久前曾认为,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不应只有俄美两国商谈。而其他核大国则认为,世界上拥有最大核武库的俄美两国拥有削减武器无可辩驳的优先义务。
奥巴马总统是否能够真正开启美俄关系回暖的新时代,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无疑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
(本报莫斯科4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