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日前报道的两组数据颇为引人关注:一是美国某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站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发现,80%的受访者认为,“首先是要有活可干”,“找工作应该是有活就干”。二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一季度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大体是20%到30%。
我国的高等教育几年前就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就业观念却并没能实现同步转变。当前,在一些大学生脑海中,精英就业观念仍根深蒂固。在他们看来,毕业后不能到大城市、沿海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不能找到热门的、高薪的、体面的工作,就是自己人生的失败。而社会也对大学生初次就业抱有高期许,在一些人看来,社会职业有着高低贵贱之分,大学生只有坐高级写字楼当“白领”、“金领”,在机关上班捧“金饭碗”,才不是“大材小用”。
这种大众教育和“精英就业”之间的落差和碰撞,引发的社会后果是:不少大学生对国家公务员这一“金饭碗”趋之若鹜,心甘情愿做“国考炮灰”也不愿考虑从事其他社会职业。大学生当保姆、研究生卖猪肉等就业途径,常常会引来社会热议。而那些一时难以接受社会现实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选择他们所认为的“低下”职业,更有甚者干脆选择在家“闭门不出”。
当然,要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将自己定位为“普通劳动者”,对他们而言,确实会经历一个“痛苦抉择”的过程。但这却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社会现实。因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伴随的必然是大学生就业的大众化,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将不得不在“非精英”岗位上就业。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的教育层次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自然也会促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多地进入“普通劳动者”序列。这必然要求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从“精英就业”转向大众化就业。
普通劳动者不一定全部能成为精英,但精英肯定出自普通劳动者。对我国的大多数毕业生而言,与其沉浸在“精英情结”中不能自拔,不如冷静分析当下形势,明确就业定位,做好职业规划,先“有活就干”,求得“生存”后再谋“发展”。这,或许才是他们成为社会精英的真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