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东方美”之爱

2009-04-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侯珂珂 我有话说

2009年4月25日,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为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的著名学者――93高龄的苏立文先生颁发“友好贡献奖”,以感谢65年来他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学科发展及社会传播作出的巨大贡献。

身着唐装、双手作揖,出现在现场的苏立文言谈间有一种中国式的儒雅,而肤色却告诉我们,他是一位外国友人。

迈克尔・苏立文,这是一个中国公众并不熟稔的名字。很少有人会想到,在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中,他曾经深刻影响了西方对于中国美术的认知结果。对于他的特殊贡献,国际学术界评价甚高:第一个向西方世界系统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西方人;学术成果堪称里程碑式著作,至今仍被视为行业标准……

苏立文1916年出生于加拿大,是“中国人的好朋友”白求恩的亲人。1936年,他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建筑,1939年响应国际红十字会的号召,作为志愿者前往中国。

来到中国不久,苏立文认识了相伴一生的妻子吴环,并因此获得推荐,成为华西协和大学教授、博物馆馆长郑德坤的英文助手。在此期间,他开始接触中国艺术,并协助郑德坤发掘了“王建墓”。1945年,苏立文获得了金陵大学语言和艺术教职,同著名画家黄宾虹、张大千、林风眠、关山月等人广泛交游,亲历并见证了当时中国画坛的发展。与此同时,他开始收藏中国艺术品,并进行了大量研究,渐渐地爱上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美术。

1950年,苏立文携夫人到美国哈佛大学任教。1996年,他的专著《20世纪中国艺术和艺术家》出版,备受业界关注。专家们指出,在多元互文的美学、政治、文化和社会历史环境中研究中国画艺术,而非仅仅关注其文物价值,这是苏立文对中国艺术研究的历史性贡献。他所描绘出的中国画发展历史、价值特征等,成为了西方判断中国画的重要原则与方法。

晚年的苏立文依旧时常回到中国,回到令他魂牵梦绕的艺术天地里。这次“回家”,他更是感慨万端。手捧专为“友好贡献奖”定制的砚台,苏立文并不十分在意它承载的荣誉,而更在意“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妻子带给他的“中国缘”。

“我一生的成就都来源于我对妻子的爱。正是这份执著的爱支持着我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道路上前进。虽然她已在天堂,看不到我拿到这个奖项,但我们的灵魂永远在一起。”苏立文语气中充满深深的爱意,“她的东方美让我爱上了这个博大的国家,她的婉约优雅让我爱上了传承千年的古老文化,她的爱国心让我在任何年代都坚持着我的事业。我的一切,都是吴环与我相扶相持而获得的。”顿挫的语调里、执著的眼神中,褪去光环,苏立文在心底写下深刻的“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