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校热考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可是少男少女们对艺术院校的向往热度却没有降温。绝大多数没能如愿的考生将融入明年的新考生大军中,继续为艺考热推波助澜。然而,即使挤入窄门就能成为艺术人才吗?以导演专业为例,我们可看到,大部分人才都偏离了当初热衷的岗位。
话剧市场火了,但是支撑主流戏剧舞台的
毕业等于失业。当怀揣着艺术梦想的少男少女疯狂地挤进艺术院校这道门槛时,也许并没有想到,这里是他们梦想开始同时也是梦想结束的地方。杨先生,某网站的一名戏剧记者,他的文章以专业性强、艺术品位独特著称。他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99级的本科毕业生,大学毕业后自费留学俄罗斯专门学习戏剧导演专业,回国后才发现院团根本进不了。于是他就想办法自己找赞助自己做戏,然而连连碰壁。他崇尚的传统和经典在话剧已经衍变成娱乐载体的当下显得很不合时宜,投资人总是问他,能不能把契诃夫排成搞笑剧?能不能请到范冰冰当主演?
不搞笑不炒作就没人投资,偏好传统的导演,在残酷的演出市场中找到出路很难,杨先生的艺术梦想没能在舞台上得以实现。最终,他走上了“曲线救国”的道路,利用身在媒体的优势,传播戏剧观念,通过健康的舆论导向作用,把优秀戏剧介绍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比较分析,为未来培养有更高审美需求的戏剧观众,这也算是另一种戏剧理想的实现了。
像杨先生这样屡受挫折但是坚守戏剧梦想不离不弃的人并不多。有调查显示,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能够留在导演岗位的比例不足4%,每一届毕业生中,能有一人干上和导演有关的工作,已经相当不错了。“学导演的,要么早点出名,要么早点改行,不出名又不改行,十年之后也就废了。”一位导演系毕业的学生自嘲地说。
在上世纪80年代,很多院校的导演系就是4至5年招一届,到了90年代发展到隔一年招生,而从90年代末至今则发展到每年招生。以中央戏剧学院为例,该院导演系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隔几年才招生一次,大约从1993年开始变为每年招生。2001年以后随着艺术院校报考热,导演系开始招收导表混合班,招生人数也增加了一倍。粗略计算下来,近20年来毕业的学生也有上百人,但是留在人们视野中的却是凤毛麟角。近十年来,北京人艺只招收了徐昂、王鹏两名导演系毕业生,而国家话剧院情况也差不多。
北京人艺副院长任鸣曾经说,年轻导演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毕业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还需要跟老导演进行大量舞台实践,年轻导演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指望一夜成名。他表示,北京人艺并没有硬性指标,有好苗子一定会关注。
25岁就靠导演《四川好人》成名的李六乙,则认为年龄不是问题,导演的艺术灵感和创新意识更为重要。他认为,年轻的好导演难出现与社会大环境重娱乐轻艺术有关。院团制作以主流戏剧为主,动辄上百万的大制作不可能给年轻人机会。商业戏剧中的大投入更不敢轻易交给年轻人,小制作注定了难有好剧本,难以请到好演员,没有好作品自然难出好导演。
导演的性质就像乐队的指挥,一个人对几十个人,这样的市场并不需要导演系像表演系那样每年都大规模招生。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本科暂缓招生一年,本无可厚非,结果弄得该学院负责人不得不通过博客站出来表态,“导演系暂缓一年招生绝对不是说导演专业不再需要了,而是需要对导演系近些年的培养方向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这是艺术教育中的必然现象,是完全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