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市场经济改革,迄今尚未加入欧美联合信贷系统,因此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以经济影响相对较小,但其以出口为主的高科技产业仍然遭到沉重打击。除了公司裁员、企业倒闭等令人不安的报道而外,也有些能给人带来丝丝暖意的消息,尤其是电影等文化产业逆势而上,一派繁荣景象。经济衰退中,文化产业“机遇
以色列电影协会最近公布,去年第4季度以色列电影票销量达到250万张,比上年同期增加25%。今年1月影院售票73万张,比去年同期增加40%。各大影院均一致反映,目前观众的热情持续。据他们估计,今年的利润将达到20年之最。观众骤增的原因,并非最近有什么热门大片上映,反倒与经济不景气有关。钱包缩水、物价上涨,但人们热爱生活的兴致不减。去国外旅游要花费大把银子,于是每人花几美元,到电影院去看场电影,就成为情侣和全家共度几小时快乐时光的好去处。一些演出公司也瞄准了商机,组织国外艺术家来以演出。中国杂技团年初就应邀来以色列作10个月的巡回演出。
精明的犹太人早就看到了利用经济危机拉动文化产业的机遇。犹太人和电影业的结缘很深,出现了众多的世界级电影大师、电影明星,曾经或正在主宰着好莱坞米高梅、华纳兄弟、派拉蒙等电影公司的几乎都是犹太人。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率达到25%,但影院观众每周高达700万人次。美国7次经济衰退,其中5次影院票房大幅上升。百老汇、好莱坞等娱乐业在萧条中保持繁荣。美国今年票房收入同比增加17.5%,达17亿美元,观众增加16%。电影业成为提升经济、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犹太人经营的好莱坞几大巨片,总收入超过40亿美元。
以色列电影业基础雄厚,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影档案馆,电影资料作为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色列受到格外重视。各大学均设有影视系,中学也有影视课。电影艺术学院学生实践机会多,作品和获奖也多。以色列每年举办十几个电影节,并设立了自己的“小奥斯卡”奖。犹太人认为,电影业代表国家文化水准。以色列议会颁布了两个电影法,国家大力扶植电影业,30多个影视制片厂效益都很高。犹太人善于以幽默、智慧的方式,通过电影艺术反映普通人生活中的沉重主题。以色列人喜欢电影,每当一部新潮流探索电影问世,人们都先睹为快。
以色列影院善于经营,大影院早就被多功能小影院取代,有些大超市里也设有影院。不少影院都有多个放映厅,同时放映多部影片,电影票价一般在5-10美元,月票70美元,还有优惠联票,电影城年票看场电影平均仅0.2美元。
重视教育的犹太人,在金融危机中不忘教育事业。央行已注资11亿美元振兴经济,其中4.5亿用于再就业。教育部耗资6500万美元培训高学历失业者转任中小学教师。只要这些人与教育管理部门签定为期3年的任职书,即可免费接受师资培训,期间月薪1400美元,略高于刚毕业大学生的工资。
(本报特拉维夫5月3日电)
国外文化产业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