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统志》,原名《大明一统志》,李贤、彭时等奉敕修撰,明代官修地理总志。
李贤(1408-1466),字原德,河南邓县人,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彭时(1416-1475),字纯道,江西安福人,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永乐十六年(1418年)明成祖诏修《天下郡县志》,未成。景泰五年(1454年),代宗“命少保兼太子太傅
《明一统志》共九十卷,首京师,次南京,然后以十三布政使司分区,详述各府州建置沿革、郡名、形胜、风俗、山川、土产、公署、学校、书院、宫室、关梁、寺观、祠庙、陵墓、古迹、名宦、流寓、人物、古迹、列女、仙释等,末两卷附“外夷”,并绘有全国总图和各布政使司分图。
该书条次井然,富而不臃,在元明清三代一统志中,篇幅最少。该书强调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在体例上对后世方志多有影响。但书中所述古事,错误较多,为学者所病。
|
2009第13期 |
下期预告:清一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