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片尾音乐响起时,观众席里,长久的沉寂,然后是如潮般的掌声。在北大优秀教师孟二冬逝世三周年之际,电影《孟二冬》今天在北大百年讲堂首映。人们用泪花,用掌声,向电影的主人公孟二冬教授致敬,向这部电影致敬,更向它所传达的一种精神致敬。
平实:一部如实的记录
“正如我
孟二冬,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潜心治学,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时病倒在讲台上,后因患恶性肿瘤医治无效逝世,年仅49岁。胡锦涛总书记曾称赞孟二冬“为人师表、品德高尚”。
对孟二冬精神的解读,平凡和坚守,始终是主旋律之一。电影《孟二冬》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欣赏这部电影,品读孟二冬的事迹,其亮点正是一些平凡的‘坚守’精神: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师德,坚守自己的生活。如今,多少肚子里稍有墨水者难耐寂寞,时刻想着一鸣惊人,又有多少眼高手低者急功近利,浮躁而迷茫。而孟二冬教授可谓‘另类’,但这种‘另类’做法,除表达出了知识分子的责任心等可贵品质外,委实有着大哲学、大智慧。”作为一位有多部艺术片在国内外获奖的导演,哈斯朝鲁承认自己刚拿到这部片子时,感到有一定难度,但看了相关资料和剧本初稿之后,他被故事的主线“做平凡的人是有意义的”深深打动。
哈斯朝鲁也的确在创作中深深地抓住了《孟二冬》之魂:讲台上,孟二冬教授神采飞扬;操场上,他生龙活虎;空旷的图书馆里,他从来是“第一读者”;狭窄的筒子楼宿舍里,他和妻子、女儿温馨生活;在石河子的讲台上,他身患癌症,但仍用沙哑的嗓子坚持讲完《唐代文学》的最后一节课……平凡的故事,平实的电影语言,没有刻意打造什么英雄神话,却让人们陷入对人生、对人性、对生命意义的无尽思索。
编剧高雄杰说,用偏重情节性、戏剧性的电影形式来表现这样一位当代知识分子形象,对于全体主创人员来讲,是一次艰难的挑战。他接手电影时,前边已有多位编剧进行了各种尝试,但都不能尽如人意。“我是老师,也是党员,我还曾在北大工作过、曾在孟老师住过八年的筒子楼里住过……孟老师的一切都令我感到亲切。一定要坚持扎实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不能拿概念说概念,而要体现在感人的细节中。”高雄杰这样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他和孟二冬的妻子和女儿无数次沟通,做了厚厚的创作笔记,他把孟二冬的十几本著作啃了一遍,从中体会孟二冬治学的艰辛与快乐……打磨七八稿之后,终于定稿。
谭洋谈到对自己扮演的孟二冬的理解:“我绝不会塑造一个装腔作势的貌似伟大的角色,只想演绎一个有血有肉的孟教授,他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喜欢烹饪红烧肉,喜欢踢足球,内敛的性格里还不时爆出些冷幽默。我想让观众知道,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好老师更不容易,而孟二冬教授做到了。”
北大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俞鸿如此评价影片:“电影并没有拔高孟二冬,而是仅仅把他还原到一个普通、有丰富人性的人,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在电影呈现的家庭、图书馆、教室,这些他最基本的生存空间当中,我们看到他的一点一滴的细节。”
纯净:一种艺术的追求
“纯净、干净、安静”,人们这样形容《孟二冬》的艺术风格。而导演、编剧则说,要赋予主旋律电影以艺术电影的气质。“这部电影可能不像一些情节剧跌宕起伏,但‘凉水泡茶慢慢浓’,一定有一种力量让你坐下来慢慢看,并得到感动。”
在平实的日常生活状态之下,电影用一些巧妙的细节表现了孟二冬作为一位古典文学教授的学问与精神境界,为影片注入了华丽与底蕴。孟二冬和学生在家中小酌,探讨陶渊明的精神;几个学生在孟二冬家中欢聚,背古诗行酒令;孟二冬认真地讲述初唐四杰的排序问题……尤其是影片结尾孟二冬去世的场景,令人感动。“性判情理,诗分唐宋。唐诗主情,宋诗主理,此为人所共识……”病床上的孟二冬认真地倾听着学生诵读毕业论文,安详地闭上了双眼。镜头回转,一场大雪落下,染白了灰色肃穆的老教室的屋顶,染白了北大校园……
“在温暖中积累一种力量,将北大精神、传统文化融在其中。”编剧如此表达他的追求。
“这部电影,有一种贯穿始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力量来自终其一生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孟二冬教授浪漫、灿烂、深邃、丰富至极的内心世界。”谭洋如此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拍孟二冬俯在书桌前的背影的那场戏。在狭窄的筒子楼宿舍里,周围堆满了书,从白天拍到了晚上:白天的各种姿态,晚上在灯光下的背影……
平实的影像表现之外,影片中还穿插了一条类似纪录片的线索,由孟二冬的学生用朴实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老师,更加提升了故事的真实性与影片的艺术感。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丁亚平如此赞扬这部剧的艺术探索:“主创人员一方面以充满敬意的态度来塑造这个形象,另一方面,又直面现实,运用纪实性手法,打破了观念化的叙事,在平静舒缓的节奏中,呈现一种平实、纯粹、干净的叙事。”
高尚:一种精神的力量
“一部电影是有气质的,它来自于人物内心的东西。”高雄杰如是说。哈斯朝鲁则说:“在这部片子里,围绕着孟二冬,各种朴素、深邃、温暖、高尚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有热热闹闹的场合,也有大大小小的生活、工作的故事,而他的人生,更像是一篇隽永的散文,平实之中蕴涵着非凡的力量。”
孟二冬的精神,是在不知不觉中滋润观众的心灵的。在平静的叙事中,影片设置了两处情节的冲突:一处是孟二冬的老同学请他攒书赚笔钱,他拒绝了,两位老友在谈笑中小小交锋了一回。一处是孟二冬的得意弟子草草应付论文却去公司打工,和老师小小地龃龉了一回……这小小的波澜,映射了学问与金钱、认真与应付之间的较量――现代知识分子最常见的困境,也在无言中呈现了孟二冬的精神追求。
俞鸿说:“在这部并非史诗性叙述的片子中,在有限的时间中,我们看到了孟二冬的人格力量。这个电影很简单――从情节、故事的角度讲,但是在简单当中我们看到了丰富,看到了北京大学一代代先师、先哲所凝练的厚重。”
的确,北大人拍、拍北大人,使得“北大”元素在影片中无处不在。从孟二冬头发花白的导师,到他的朝气蓬勃的学生,从庄严的博雅塔到沉静的未名湖,从逼仄的筒子楼到西二旗崭新的教师住宅……“北大”,仿佛成为电影中与“孟二冬”对话、互补的另一个无言的主角,为电影注入了深厚的底蕴,并延伸到无边广阔的过去与未来。北大袁行霈、叶朗等教授作为影片的艺术顾问,也给了影片许多支持与建议。
这种精神力量,也给主创人员以莫大的感动。编剧高雄杰说:“那些日子,写到深夜,我打开窗户沉思,仿佛在和孟二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孟二冬让我有了很多改变。写完剧本后,我把我已经送交出版社付印的一本《影视导演元素训练》,又追回来重新修改――我必须更加认真。”
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则说:“这部电影自然、平实,非常艺术地展现了一个北大学者的精神。今后,我们还想做《王选》、《蔡元培》,想从更多方面去反映北大,把北大这种环境,这种气氛,这种精神作为一种财富,和全国人民去分享。”
(本报北京5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