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企业“走出去”越来越受到关注。从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股权,到上海振华港机集装箱机械进入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企业的身影活跃在国际投资市场的大舞台。作为“走出去”的主角,中央企业表现突出,民营企业也毫不示弱,努力通过拓展出口市场走出困境。
走出国门天地宽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营销渠道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海尔是我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专家分析,海尔的目标是在美、日、韩等国长期开发当地适销的主流产品,建立当地营销的主流渠道,培育在当地生根的全球品牌。虽然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但海尔经过多年努力,正在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国际品牌。
对此,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发展以开拓国际市场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应主要集中的领域之一。此外,在海外建立研发或设计中心,可以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能够弥补国内资源不足的资源类项目和带动国内技术、产品、设备等出口和劳务输出的境外项目,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应主要集中的领域。
自中央1999年提出“走出去”战略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已由2002年的27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406.5亿美元,年增速近70%。
国家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副司长刘洪宽表示,下一阶段,在坚持“立足国内、节约优先”的前提下,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境外石油、天然气和重要矿产资源等领域的合作开发力度;开展海外科技、智力合作;开展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对外投资;支持对外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并积极推动服务业“走出去”。
商务部公布的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24.3亿美元,同比增长32.6%;新签合同额335.5亿美元,同比增长57.5%,其中石油化工业在新签合同额中占比达到25.3%,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一个亮点。
“承包工程作为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综合载体,能够带动大量国产设备、材料、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促进国内建筑、制造、运输、金融等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商务部合作司司长吴喜林说。统计显示,2008年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带动了350亿美元的国产设备出口和20万人次外派劳务,同期境外中资企业实现进出口1300亿美元。
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增强了我国企业的活力。据了解,2008年,中国水利水电集团共签订国外合同51个,合同额为36.32亿美元,同比增长28%,约占集团总签约额的31%。
“走出去”之路并不平坦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指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是1/3成功,1/3失败,1/3不赔不赚。可见,“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走出去”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吴喜林分析,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二是市场风险增加,三是劳务纠纷有增多趋势。
“面对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提供的难得机遇,中国企业应采取积极审慎姿态应对,防止盲目抄底。”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说。
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全面分析国际市场特别是投资东道国的政策和市场情况,既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又规避不利因素和风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唐宜红教授认为,在境外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是企业获得技术信息、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吸收研发人才的重要途径。不过,由于国外对于核心技术的控制非常严格,应注意选择并购对象,并应明确知识产权归属,避免产权纠纷。
此前,商务部相继发布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近日商务部又发布了《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9》,以帮助企业、相关机构和组织更好地了解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制度及具体做法,客观认识和掌握国际市场环境,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提示我出口企业防范国外贸易投资壁垒措施所产生的风险。
“企业出海后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境外融资难和资金紧张的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副司长孙鲁军表示,外管局正在积极研究出台相关外汇政策,将在总结境外放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境内机构对其境外成员企业进行境外放款的条件,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使用自有外汇资金和人民币购汇,对境外投资企业进行放款。同时将简化境外放款的审核程序和环节,促进投资便利化,促进境外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