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农民工大量返乡、企业运作受阻、群众创业困难等问题,近一个月来,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以一场隆重的农民工就地就业洽谈会和银企见面会开局,1000名农民工、下岗职工与企业签订务工协议,200家企业和50名创业者与金融部门、信用担保公司签署融资协议。随后,各家金融及信用担保机构负责人深入企业进
关注民生是最大的事:心里装着群众
川汇区金海办事处朱庄的魏大娘,这几天心里乐开了花:“政府心里装着咱老百姓,知足了。”几十年了,逢天阴下雨,到处是泥,老人和孩子只能呆在家里,外边做生意的也不来这里租房子。现在政府花了100多万元,修了18条路,还安上了路灯。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是川汇区这两年关注的重点。该区对城区内的386条小街小巷逐一排查,把改造小街小巷作为惠民实事来抓,目前已完成小街小巷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等“四化”工程,共硬化中心城区小街小巷337条,亮化20多条,硬化面积18万多平方米,维修、疏浚下水管道近万米。
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是市、区两级政府为群众承办的十五件实事中的一件,中小学校“一建五扩”工程,川汇区承担3所学校。区里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投资300多万元对农村中小学校危房进行了改造,更新了1.7万套桌凳。一次性投入969万元,对城区内的3所中小学校同时进行改造,历时一年全部完工。改建后的3所学校新增教学班32个。
为解决旧城改造中困难群众的住房难问题,川汇区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6万平方米、912套社会保障住房,目前已建成654套,首批住户已于去年底入住,王秀芝就是其中的一户。看着属于自己的崭新楼房,王秀芝激动地说:“房子拆迁该补的钱补了,又发放了廉租住房补贴,还为我们建了廉价房,以前想都没有想过。”
改善民生是最急的事:时刻想着群众
胡书强是一名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主动到外地去打工,几年下来,赚了不少钱。后来听说家乡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他回到了家乡,并在3个月内投资500多万元办起了恒旺生态养殖园,注册成立了自己的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川汇区从2007年起就在全区启动了以创业促就业的全民创业计划。区里每年都要针对不同的创业主体编发创业手册、创业政策流程图、办理手续流程图,每半月举行一次项目信息发布会,并给创业者搭建宽松的创业平台。区里建立2个创业园区和10个创业基地,每年设立200万元的奖励扶持基金和不少于5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定期举行银行和信用担保公司与创业主体、中小企业见面会,重点解决创业者所需的政策、资金及场地等问题。目前,全区创业人数已达1.3万余人,个体工商户达1.7万多户,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突破50%。
川汇区把改造棚户区、城中村、老企业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谋划,先后启动了12个改造项目,建设面积达90万平方米,安置面积17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面积16.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9万平方米,安置群众1775户、5325人。
文昌居民陆大妈提到棚户区改造带来的好处时,高兴地说:“政策俺很满意,平方对平方,还有搬家费、租房费,剩下的东西折成钱,用于养老。区里这样想着俺,俺这日子越过越舒心啦。”
享受到棚户区改造带来的好处的还有老工业企业。政府通过“退二进三”、“退城入园”,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借助棚户区改造,一批老企业重新焕发活力。目前,川汇区工业集聚区、民营科技园区、行政新区“三大园区”入住的企业20多家,其中工业集聚区已形成高新技术、轻工纺织、产业孵化四个产业园,园区被列入了河南省重点工业集聚区。
创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川汇区实施民生工程的又一重大举措。川汇区计划用5年时间,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全区成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专业合作组织25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99元,位居全市第一。
服务民生是最重要的事:一切为了群众
在川汇区搬口办事处贾寨敬老院,74岁的孤寡老人梁光富一边吃着桔子,一边和同伴聊天:“我在这里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虽然没儿没女,却胜似儿女一群。”
解决农村养老难问题,区政府不遗余力。该区在涉农乡建起5所敬老院,对孤寡老人实行集中供养,同时,把生活困难的农村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并提高了救助标准。去年,全区用于农村基本保障的支出7000多万元,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在川汇区调研时,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没想到川汇区敬老院建设标准和服务水平这么高,政府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入手,切实解决农村养老难问题,做得好。”
让川汇区李埠口乡王保初楼小学五年级学生孙梅和其他30多名留守学生感到惊喜的是,今年第一学期开学时,他们收到了两份礼物:一份是成套的学习用品,一份是人身意外保险。
省级劳模王明臣的住房年久失修,自己无钱翻新。今年3月,他向区总工会提出申请。很快,政府拨付15000元专款对他的房屋进行维修。区里从提高劳模的政治、生活待遇入手,对各级劳模定期发放生活补贴,定期体检,优先安排公益岗位。
川汇区在关注民生的同时,还按照“强工、建城、活商、富农”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0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1.1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666万元,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