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一直是政府和学界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适应经济发展内外部约束条件的新变化,我国提出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要求。为此,一些学者和地方政府提出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概念,并从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角度,探索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
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内涵
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开放与发展就不是完整的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开放型经济。完整的开放型经济包括开放与发展双重内涵。我国一些地区提出的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就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全国统一市场为基础,通过持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深化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开放发展战略。这一界定体现了以下内涵:
第一,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内陆欠发达地区通过全面开放促进自身发展的战略思维。它强调内陆地区开放发展道路,把经济发展纳入到全球化和国际化视野当中,加强与外部的战略协调,实现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最优配置。
第二,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上的制度性开放发展战略。内陆地区既向国际开放,也向东部地区及内陆其他地区相互开放;既重视实体领域的开放,也重视思想观念的开放,是规则对接、经济运行机制统一的制度开放。
第三,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较之东部“出口导向型战略”和内陆地区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开放,内陆开放型经济把区域性、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开放和制度性开放,是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不断拓展外部空间的科学发展之路。
总之,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目的是深入发掘内陆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市场一体化进程,逐步融入国家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建立内外对接、内部整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区际协调机制。
内陆开放型经济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总体来看,我国内陆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主要采取了侧重经济开发的策略,而对开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究其原因,是在理论思考上没有跳出一些传统思路的窠臼,受到包括中心-边缘理论、雁行模式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等的影响。客观地看,中心-边缘理论实际是一种封闭发展理论,导致欠发达地区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雁行模式理论是出口导向型发展理论,主要适用于沿海地区;梯度转移理论是雁行模式理论向内陆地区的延伸,但忽略了内陆地区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区位制约因素;增长极理论强调发展的不均衡性,着眼于增长极与其腹地的互动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封闭发展的观点。总的来看,上述理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不平衡的经济生态,实现内陆与东部的协调发展;没能充分考虑如何利用好外部有利条件实现内陆的开放发展;也没能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开放与发展实现内陆发展能力的提高。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回应了时下流行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理论,对其中内含的地区利益保护和政策陷阱,保持了足够的警惕。实际上,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对外部经济发展条件认识的加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被纳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全球化视野下的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使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各个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使得各个区域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这种竞争在形态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的竞争,而是更多表现为“区域竞争优势”层面的竞争。21世纪我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不仅取决于东部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成功与否,还取决于内陆地区能否树立全新的发展战略,既与国家开放战略相适应,又与外部条件相结合,从而实现超越发展,提升发展能力。长远来看,解决我国内陆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局面,必须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布局,走加快内陆开放发展的路子,提高对外开放的整体效益。
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思路
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我国内陆地区的开放与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未来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要坚持以下思路:一是坚持市场化取向,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内陆市场一体化进程,建立内外对接的开放、自由、稳定的贸易与投资体制。二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推进内陆与外部的区域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内陆发展的外部空间;三是坚持利用外资规模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将吸收外资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四是坚持以提升产业价值链为核心取向,抓住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机遇,扩大产业的市场准入范围;推进自主创新,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五是加强以健全开放经济风险防范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为目的的制度建设,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跨区域一体化组织建设。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要突出以下重点:
第一,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符合的产业。应抓住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跨国公司研发扩散和跨国转移的机遇,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的重化工业以及新兴产业中的制造环节;应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大力吸收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外商直接投资;要大力推进服务领域的开放,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
第二,推进自主创新。应鼓励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能实现东西产业对接、发挥对口联动效益的产业;主动利用能解决资金缺口的境内外资本市场,特别是加大从东部引资的力度;加快金融创新。
第三,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策略。国家要在宏观层面规范引导内陆地区诸多具有地方色彩的“战略”、“模式”,将它们统一到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上来,淡化内陆的区位劣势和行政区划界限。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的关系。政府引导要循序渐进,综合考虑内陆地区劳动力等要素的基本情况,把握好产业进退节奏,掌控住开放的重点、深度及广度,不搞行政主导、政策强加。
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软环境建设,练好“内功”。不断完善与内陆产业发展重点要求相适应,与内陆优势相呼应的,能够创造相对优势的投资政策和投资服务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引资政策,提高引资效率。在组织保障上要研究内陆地区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特别是研究跨区域的行政管理体制。吸收、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区域合作经验,研究一体化内的产业配套、基础配套和产业链条连接等问题,提高合作效率,提升一体化自组织水平。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