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进行,据悉,2009年共有11个省份进行新课改高考,今后的高考制度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在此种改革下,如何进一步确保高考公平将是我们必须面对且需极力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期观点新闻
刊发一组专家观点,以期对实现高考公平建言献策。
本报北京5月18日电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高考公平?有着20多年高考招生工作经验、参与了2003年实施自主招生以来历年清华招生的面试工作、熟悉高考招生工作各个环节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越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高考公平需要遵循程序公开原则。
李越说,高考录取的多样化,虽然有利于引导基础教育对人才的全面培养,有利于有创新意识的考生脱颖而出,但在目前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社会却要为此承担很大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腐败行为会有更多的机会侵蚀高考这块圣地。
那么,该如何兴利除弊?李越认为,公开和程序正义有利于保障高考改革的顺利进行。“公开”不只是考试结果的公开,还包括把形成结果的过程公开。让家长、考生、社会都知道这些考生是经过怎样的过程录取的。
李越指出,程序的正义才能保证结果的正义。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等于让大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社会的监督。特别是实施高考录取多元化以后,考试的形式、内容、地点、主考单位、主考人的情况比过去复杂很多,过程的公开对于保证考试公平尤为重要。例如,清华大学的面试中规定主考教师的任命严格保密,哪位教师在哪个考场、考哪位学生现场决定,教师和学生事先都不可预测,面试成绩依据主考教师的现场打分。在公布录取结果的同时也公布程序过程,二者同样透明,使考上的理直气壮,落选的心服口服。这种做法有效抵制了不正之风对考试公平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