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唐湘岳通讯员黄成成)自湖南株洲红旗高架桥坍塌事件之后,建筑物的安全隐患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记者近日走访湖南省湘潭市涟水大桥时,映入眼帘的依然是令人担忧的场景
群众反映湘潭市涟水大桥是一座危桥,存在安全隐患。5月20日,记者前往实地探访。
离大桥不远处,交警设置了第一道关卡。一辆准备通过的黑色小轿车被拦住。交警说:“麻烦你们绕道,这里实行交通管制了。”
司机准备调头,眼见两辆满载乘客的中巴车从大桥那头驶过来。
“为什么那些车又可以过来呢?”轿车司机黄某充满疑惑。
两位交警互相看了一下,对司机一挥手:“那你过去吧!”
桥头设置了第二道关卡,“严禁车辆载客通行”的标语十分醒目,但是,中巴车和小轿车还是可以通行。
据调查,湘潭涟水大桥1966年建成通车,桥长约250米,宽约7米,钢筋混凝土“T梁”多柱框架式桥台结构,是连接湘潭市雨湖区和湘潭县的交通要道。设计载荷等级为汽一13、拖一60。近年来,重型车辆不断增加,设计标准远远不能满足交通量的需求。2005年涟水大桥被鉴定为危桥。2008年5月,长沙理工大学有关专家再次对涟水大桥进行检测,鉴定结果,涟水大桥的桥面结构破损严重,主梁混凝土纵、横、斜向开裂,支座失去正常支撑功能。同时,这座桥的下部结构还存在桩基外露,桩基础混凝土剥落,局部颈缩,墩台混凝土开裂、剥落等问题,检测鉴定为五类危桥。
湖南省公路局《关于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技术状况为五类的桥梁,应采取封闭通行和绕行措施。据湘潭晚报称,市有关部门考虑到涟水大桥为湘潭市很多乡镇的主要出行通道,决定在桥梁状况不继续恶化和相关工作人员对该桥实施24小时监控的情况下,从2008年8月开始,涟水大桥只允许小车、摩托车、非机动车辆及行人通行,所有大货车和大型客车一律禁止通行。
这就是记者目前看到的景象:危桥之上,车流不息。许多载客的中巴车上显示:湘潭―石鼓,湘潭―花石,湘潭―乌石……
市民反映,在危桥上,有关部门只设置了6个混凝土墩,仅能起到车辆限宽的作用,而对于限重、限高这两个重要的问题,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一些超载的重车过桥时,桥面震动大,有摇摇欲坠的感觉。
一位桥梁专家站在桥侧,满脸愁容地说:“桥的主筋外露、锈蚀现象较去年的检测情况大大加剧。主筋锈蚀造成钢筋截面积缩小,抗拉强度减小。桥墩新增了不少纵向裂纹,而且裂纹有扩大的趋势。还有一个更危险的信号,由于附近河道多采沙现象,使得河床下沉,从而导致桥的桩基部分外露,外露高度在2米左右。按照设计要求,桩基必须全部埋在土中。桩基本身体积很小,抗冲击力也小,在自重的情况下,有垮塌的可能性。涟水桥底下水面经常有船只通行,一旦受到过往船只的撞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大桥上开车经过的司机张某对记者说:“开始过桥是有些担心,看到其他车走得没事,我就放心了,垮?我不会有这么倒霉吧。”
株洲市高架桥坍塌事故发生后,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要求对全省城市高架桥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狠抓责任和工作落实,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湖南省安监局副局长彭伏桂表示,该局将对湖南省所有的桥梁安全,进行为期2个月的集中整治。
湖南科技大学邓博士说:“公共安全意识淡漠,是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和一些老百姓的共同毛病。湘潭这座危桥,要么是拆掉重建,要么是实行真正的交通管制,禁止车辆通行。而不应该采用这种应付上级的假管制。株洲大桥坍塌事件已经鸣起了警笛,前车之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