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北赤城县建设京津生态防护屏障

2009-05-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王满龙、王星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耿建扩通讯员王满龙、王星)“滔滔白河水,巍巍海陀山”。通过十多年的生态建设,而今的河北省赤城县,已名副其实成为北京的后花园,京津的生态屏障。

赤城县地处坝上与北京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京津的重要生态防护屏障。上世纪80年代末,全县尚有水土流失面积30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

积的58%,占密云水库上游水土流失面积的36%。多年来,赤城县将水土保持作为重点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植树造林和小流域治理。2000年以来,先后争取并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塞北林场等生态工程,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保经济林,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5%以上,有效地阻挡了来自内蒙古高原的冬春季大风和由此带来的大量风沙。几年来,累计投资4.92亿元,造林154.8万亩,完成治理面积1679.4平方公里,每年减少泥沙排泄160多万吨。

与此同时,赤城县还深入推行“禁牧、退稻”工程。作为畜牧养殖大县,畜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50%以上。为改善首都生态环境,涵养北京水源,发挥京津生态屏障作用,2002年开始该县全面舍饲禁牧,仅几年时间,全县羊、牛存栏数量分别由56万只、8万头,锐减到8万只、3.4万头,仅养殖业一项农民每年减少收入6500多万元。全县草场退化、沙化面积却由2001年的128万亩减少到30万亩。2006年赤城县启动实施了退稻还旱工程,全县黑、白河流域共3.2万亩稻田全部改种节水型大田农作物,仅此一项,年节水达2000万立方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