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看到了柏峰先生的回复(见下文),非常受启发,有些问题却也还是没有明白,希望再与柏峰先生讨论一下。
“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模仿,而模仿的对象愈是单一愈利于模仿者掌握要领。”柏峰先生如是说,我百分之百举双手赞成这个观点。“要领”就是模仿对象的要领,这个模仿对象当然就是“整体型”课本的内容。
“文选型”有优缺点两面。优点的一面,是它能够一开始就告诉你,这是一个染色厂,这些染缸我们有,这样可以从一开始就尽可能让学生看见文学王国的大致。柏峰先生把“文选型”课本比作杂货铺,道出了“文选型”的杂乱,并非虚言。知识体系,现在的大单元文选型课本已经有意识地安排了,按照我的理解,柏峰先生所认为一本课本要有系统,主要现在还是缺其在风格、审美上的一致。“文选型”的风格过于杂乱无章,实在是一大弊病,然而若是矫枉过正,把风格统一起来,就会造成眼界的狭窄。我很受柏峰先生的意见启发,觉得风格、审美在大单元的课本中是可以在一个一个单元内统一起来,比如说这一个单元就讲苏轼豪放词,那一个单元就讲柳永婉约词,这样就可以把“整体型”与“文选型”的优点各自发挥出来。我们一个单元自成体系,另一个单元又自成体系,这样一个一个单元的风格审美就统一了,不会出现“文选型”杂乱无章的局面;全书由数个不同风格的单元组成(我觉得差不多应是5个左右),这样就不会出现“整体型”造成眼界狭窄的局面,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整体型”与“文选型”看似对立,实际上可以互补长短,更不必各执一端。“整体型”与“文选型”是两个盲人,教育是则一头大象,只有他们合作才能了解大象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