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5月25日电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教师教育本科院校,海南师范大学以建设服务型大学为目标,从2006年起,构筑“大实践”平台,由师生共同参加的“播种希望”工程,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播种下片片“绿荫”。三年来,该校为农村中学义务送教的教师达900多人次,主动申请回到农村中学当教师的毕业生达3
长期以来,海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普遍存在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教学水平偏低、教学能力偏弱等问题。特别是由于经费紧缺,农村师资培训始终无法满足需要。而现实是,从海南师范大学走出的师范生专业思想并不牢固,一方面不愿意当教师,即使当教师也选择在城市中学,另一方面当上教师的适应性也较差,表现为实践能力不强。于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海南师范大学面前:如何承担起发展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责任;如何培养师范生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归属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热爱师范教育的专业思想,具备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能力。2005年,海南师范大学端正办学方向,确立了建设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即把提高师范生专业思想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农村师资整体素质和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取消传统课表上师范生的见习安排,构筑起由师生共同参加的“大实践”平台,实施“播种希望”工程。具体内容是:每年选派500名优秀师范生到海南省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市县的乡镇中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任教,同时从上述地区学校置换选派500名在职老师离岗回海南师范大学进行三个月的“回炉”培训。
截至2008年底,顶岗实习支教和师资培训行动完成了四期,共有1605名优秀师范生奔赴14个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180所农村学校支教,同时有1327名农村教师来海南师范大学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强化培训,有1055名师范生参与了培训活动。前不久,海南师范大学对主动申请回到农村中学任教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他们绝大多数已成为教学骨干并担任班主任,其中有将近50%的毕业生已获得省级及市县教学单科奖项,生动的事迹不胜枚举。
(《“顶岗支教”心得・故事――海南师范大学实习基地采访录》见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