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北京第一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小刘痊愈出院。
科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 |
参与治疗的医生说:从对小刘和另外几例确诊病例的治疗看,第一时间应用中医中药和抗病毒药物取得较好疗效。特别是第二例患者杨某,入院时症状很轻、体温偏高,之后出现高热、乏力。中医专家第一时间介入,进行辨证施治,开出了个性化很强的中医煎剂。经过及时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显效很快。其他几例患者的治疗也没有遇到很大困难。
北京地坛医院是收治北京疑似和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定点医院。截至目前,该院累计收治医学观察人员200余名,他们被安置在感染二科和外二科两个科室。有37名医生和33名护士进入隔离病房。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病房区护士刘欣刚满30岁,却是一名曾参加抗击非典的老战士。
她回忆,自己是5月2日凌晨1点介入防治甲流工作的。“当时我正在家休息,接到护士长电话,让我马上来病房。”
站在护士工作区,透过病房的窗户,可以看到里面的留院观察人员。一位小女孩看到有人来很开心,跑到窗前展示她的毛绒玩具。医院工作人员介绍,病房面向工作区的窗户是双层的,不能同时打开,以确保病房和工作区的空气不对流。病房的另外一侧是留观人员的活动区,护士只有穿上全套的防护服装才能进入。
都是抗击传染病,可是护理甲流的医学观察人员与护理非典疑似病人完全不同。“非典的时候,我们随时要给患者输液、抽血、观察病情,劳动强度很大。而目前的留观人员绝大多数是健康人,我们主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安抚和陪伴。”
在接受医学观察的人员中,有许多外国人,语言成为一个难题。一对来中国度蜜月的意大利夫妇,刚下飞机就被隔离,夫妇俩抱头痛哭。怎样安抚他们?护士们想出一个办法:每人学一句意大利语,每天都派人向他们说一句。夫妇俩被这份心意打动,临走时与每一位护士都拥抱了一下。
刘欣的同事透露,刘欣的男朋友张铭是北京首例甲流患者小刘的主治医师。自5月16日张铭随患者进入ICU病房以来,刘欣已经几天没见到他了。
(本报北京5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