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春蕾计划”累计筹集善款8亿多元,捐建了800多所春蕾学校,资助180多万人次的贫困女童重返校园,对40余万女童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
“春蕾计划”实施20年
爱的凝聚让失学女童重展笑颜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山深处的白云乡有一处瑶族支系聚居区,被称为红瑶。1988年,有关部门在调查时发现,红瑶妇女自新中国成立后竟没有出过一个小学毕业生。受“狗不耕田,女不读书”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和教室成为一代代红瑶女梦中才能走进的殿堂。
当年9月,县妇联等单位千方百计筹资,深入红瑶农家,苦口婆心地劝说红瑶同胞,使43名女童得以上学,并就此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女童班。
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差异大,地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传统观念又根深蒂固。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每年约有200万适龄儿童失学,其中三分之二是女童。
面对这种严峻现实,在全国妇联的倡导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于1989年设立了“女童升学助学金”专项基金。1992年,这一专项基金正式定名为“春蕾计划”,其目标是让所有失学辍学女童重返校园,最大程度为女童谋福祉。
多年以后,第一个女童班里的凤桂鲜从师范学校毕业,来到白云乡中心校,当上了女童班的数学教师。女童班就这样一年年延续着,越来越多的红瑶女学到了知识,走出了大山,考上了大学,成就了梦想。
在全国其他地区,“春蕾计划”也由点及面,迅速推进。1992年,“春蕾计划”获得捐款100万元后,在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等4省区开办了16个春蕾女童班,共救助800名失学女童。1995年,“春蕾计划”推出了“亿万爱心献春蕾”系列行动,把“春蕾计划”推广到全国26个省区市,受助人群突破10万人。
昔日失学女童今朝出人头地
20年辛勤培育,20年桃李芬芳。“春蕾计划”实施20年来,已经有一大批“春蕾女童”走上了工作岗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了自己民族的第一个女医生、女教师、女干部、女军人,更多的“春蕾女童”则成长为当地农村的致富能手。从濒临失学到出人头地,“春蕾计划”就这样改变了无数女童的人生轨迹。
1995年,家住甘肃省天水市的史丽丽读三年级,一家人的生活都靠年迈的奶奶维持着,几十元的学费对这个贫困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面临辍学的史丽丽在“春蕾计划”的帮助下,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学业。由于当时“春蕾计划”只能资助到小学毕业,史丽丽不得不再次放下学业,选择了打工。1997年,当地教育局千方百计找到了史丽丽,告诉她现在的“春蕾计划”可以继续资助她到北京求学。
史丽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十几年来一直怀着感激在用心地学习,用心地工作。高中毕业时,她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随后在中华女子学院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如今,史丽丽已留在北京,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1996年,为使农村女童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建设家乡、脱贫致富的本领,“春蕾计划”设立了“实用技术培训专项基金”,目的是通过相应的文化教育提高女童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把“春蕾女童”培养造就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生活、能自立的农村新型劳动者。
湖南省春蕾女童班第一批学生田四凤毕业后,利用在女童班所学的种植技术,建起了自己的橘园,年收入达5万多元,成为了当地致富带头人,还在自家盖起了三层小楼。目前,她又积极谋划着扩大橘园的规模,引进新的品种。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春蕾计划”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2006年,“春蕾计划”从继续做好资助义务教育,拓展到资助高中、大学阶段教育;2007年,根据“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日益增多的实现情况,“春蕾计划”设立了“春暖留守儿童专项基金”,通过捐建春蕾寄宿制学校,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春蕾计划”迅速推出“一对一资助灾区伤残儿童”等项目,帮助灾区儿童重返校园,共为灾区募集善款援建52所春蕾学校,同时捐助了1315名伤残儿童。
在爱中感受温暖与和谐
以爱的名义奉献真情,以爱的语言回报社会。20年来,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春蕾计划”的捐赠行列,越来越多的“春蕾计划”受益者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感恩。
“春蕾女童”获得帮助后,最想做的就是回馈社会。前不久,30名来自14个省份、11个少数民族的首都春蕾班第一批学生,在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发起了“春蕾爱心基金”,带头捐献出微薄的工资,号召曾经受助的女孩们联合起来奉献爱心,帮助更多贫困儿童上学。
“春蕾计划”潜移默化地促进着传统社会观念的转变。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负责人表示,“春蕾计划”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女童在受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性,为推动男女平等发挥了积极作用。“春蕾计划”的实施,还调动了民间资源,提高了公众的公益意识,汇聚了公益力量,凝聚了社会爱心。
在体现温暖与和谐的爱心行动中,“春蕾计划”已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公益品牌。2001年,“春蕾计划”实施范围已遍及全国,每年救助春蕾女童在15万名左右。2005年,在首届中华慈善大会上,“春蕾计划”被授予“中华慈善奖”。
20年后,“春蕾计划”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下一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将发挥优势,汇聚力量,计划通过实施“春蕾计划-助学行动”“春蕾计划-成才行动”“春蕾计划-就业行动”和“春蕾计划-关爱留守儿童特别行动”,推动“春蕾计划”的深入发展。
爱心的航船没有终点,公益的力量不会枯竭。走过20年的“春蕾计划”似涓涓细流一般,滋润着贫困女童的心灵,温暖着社会这个大家庭,推动着公益事业不断前行。
(记者赵超、李菲据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