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

2009-06-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剑飞 我有话说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贯彻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教育优先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教育优先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教育的发展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根本意义上说,取决于教育发展水平,取决于人口素质。我国有13亿人口,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如果人口素质低那就是沉重的负担,而如果素质高那就是巨大的资源优势。变沉重的人口压力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发展教育。

教育优先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到2020年“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这是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为我国教育指出的发展方向。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待教育工作、理解教育工作、重视教育工作。

教育优先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收入的差距可以影响人的一时,但是接受教育的机会却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人民群众广泛认同“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很多父母不遗余力、甚至不惜举债送孩子上学特别是上好学校,这反映了人民群众享受教育公平、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强烈愿望。没有教育的公平,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无法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也就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

教育优先发展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和先进城市之所以领跑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领先。长沙市作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城市,提出建设教育强市,就是为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和人才支撑。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发展教育是一项战略性任务,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树立优先发展意识,更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牢牢把握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均衡发展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每个人提供公平、良好的受教育的机会,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准。温家宝总理在与基层中小学教师座谈时指出:“希望孩子不仅能上学,而且要上好学。”一方面,必须解决“上学难”问题,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保障所有适龄孩子“好上学”。另一方面,必须解决“上好学难”问题,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化、平民化、普及化,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真正做到“人人好上学、人人上好学”。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适应市场创业就业需要。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孵化器和辐射源。必须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力争使每一个劳动力都能接受良好的职业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各类人才。

支持发展高等教育,更直接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政府要鼓励、支持高校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长沙市充分发挥“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的作用,建立高校技术转让激励机制,引导、鼓励高校优先转化急需引进的一些重大项目,对于有市场潜力而企业急需却无力购买的科技成果,由财政贴息或政府投资机构购买后有偿转让给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注重发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人的素质。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最终都要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解决。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不单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也不可能全部在课堂里、在学校里完成,必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逐步对社会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建立分层次教育资源学习平台和虚拟社区学校,让人们在各项职业活动中积极倡导终身学习,不断创新,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学有所需、学有所用,让每一个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生命。实施素质教育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素质教育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评价观。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注重实践、思考,培养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要在开放、竞争的系统中评价教育,将家长评价、社会评价引入教育评价体系,而不仅仅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与学校的优劣。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关注度高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改善民生的德政工程,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

保障教育投入。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像抓重点工程一样抓教育。各级政府要将教育列入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依法逐步放开民间资金对教育投资的限制,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坚持勤俭办教育,加强对公共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坚决杜绝学校建设中追求奢华的现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建立健全教育信贷审批管理制度,坚决防止义务教育学校发生新的负债。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和向教育乱收费。

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改革才能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改革办学体制,在坚持义务教育由区县(市)负责、高中以上教育由市里负责的前提下,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探索“示范性高中”带办“示范性初中”,盘活国有教育资产。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投资非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民办教育办学水平。完善校长培养选拔机制,逐步推行校长聘任制和职级制,培养职业校长。尤其要重视名校长的培养,培养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校长,成就一批优秀的职业教育家,推动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教育培训。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最核心的是提高教师素质。必须严把“入口关”,精心挑选教师。以学科专业能力建设为重点,切实抓好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努力培养教学名师和教育专家。选拔本地区各年级、各学科最优秀的名师对教师进行示范培训,提高培训实效。不断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对长期扎根农村基层、默默无闻、干出成绩的教师,要在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实惠、生活上给关爱。加强师德建设,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优化教育环境。办好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引导广大群众关心、支持教育发展。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依法维护师生合法权益,把学校建成最清净的乐园。切实抓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绝不能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开展危旧校舍的排查和加固,特别要加强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建设,新建或改造校舍从设计、建设各环节都要突出安全意识,一定要把校舍建设成为最安全的建筑,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的地方,让学生安全、老师安心、家长放心。

(作者系长沙市市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