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些政府将城市化作为重要的政绩指标之一,追求城市化攀比现象,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秘书长蔡义鸿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窝蜂地进行圈农田、转户口的造城运动,会对一些脆弱的城市造成致命的内伤,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换一届政府便换一张规划”要不得。
蔡义鸿说,城市化是我国
蔡义鸿指出,城市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它的功能和质量。要学会让市场的力量来调节城市规模,建立起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城市化有着严格的发展指数要求,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和常住人口的数量,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人文和生态环境,城市化不是几年“大跃进”就能一蹴而就的。真正决定中国城市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首位是投资强度,即技术装备水平;其次是产业结构;第三才是城市规模。
蔡义鸿强调,应尽快确立城市规划的公共地位,确立为公众规划,为城市的和谐发展规划,为社会的长远利益规划的目标;要从民众利益着眼,有序推进城市化,形成大中小合理的城镇体系;决不能靠行政手段突击造城,盲目追求城市化;更不能被“长官意志”所左右,成为“形象秀”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