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信息高速公路是当前各项支农工作的重要基础工程,建议中央及时启动“新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简单地说,家电和汽车有补贴地下乡利于扩大内需,而网络下乡则利于失业回流人群的稳定和创业。科技和信息化就像金融严冬中的一件“保暖内衣”,应该给广大农民发一件。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信息化
最近中央投资的各项支农惠农项目均存在一个如何加强监督、如何确保效益的问题。例如最近关于家电下乡政策优惠如何保障农民利益这一问题,出现各种复杂情况,引发很大社会反响,原因也在于信息不对称。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团队公布了一份2.5万字的文件,要求各州和地方政府申报花钱的具体计划,所有信息都将在网上公开。事实上,用网络公开监督的方法可以较好地保证各项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鉴于此,特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一、迅速启动“新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工程”,实现信息网络下乡。
国家投入一定资金完善新农村建设的信息高速公路,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信息产业和相关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利于农村地区实现信息服务均等化。通过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信息渠道让农民分享信息公开和信息对称,农业可以对接外面的市场,农村的各项管理也可以提高水平。
为此,建议在中央投资的4万亿份额内安排“新农村信息高速公路”专项资金,具体数额根据建设内容来测算确定。主要建设内容为:实现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络村村通,尽快降低农村地区各种通讯费用;电脑以及其他信息化设施“优惠下乡”;加快发展农村地区各种实用通信设备和技术。
今年是我国移动通讯的3G元年,让以3G为代表的通讯和网络技术的阳光普照新农村。
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电子农务”计划。
近年来,我们在海口市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率先推出“电子农务”计划,工作思路和发展前景清晰,实施效果良好,建议在有条件的地方加以推广。电子农务和新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可以互为表里,在处于信息低谷的农村率先部署,成为新农村综合建设的载体。
电子农务的服务体系包括乡镇服务站、村社服务点、乡村信息员、信息发布网站、农产品交易平台、技能培训系统、理论创新研究所等各个层面的内容。电子农务是一个基础平台,所有涉农的事务均可以在这个体系中实现信息化,并且享受到信息对称和公开之后的管理效益。例如,低保费用的发放和每月村务的公开,均可以在电子农务网络体系中高效进行。电子农务最主要的经济效益是打造农产品的品牌、传播农村多元化经营的适用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提升农村产品的品质和市场价格、培育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逐步形成金融工具可以利用的“网上征信”系统,切实起到发展农村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政府公共品作用。
为此,建议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大力协调,设立“电子农务工作小组”,全面统筹与电子农务有关的各项工作,统一规划,率先在农村实现被各个方面分割占有的信息资源共享。
三、通过电子农务的有效推行,协助广大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本地就业。
当前各地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环境恶劣,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把回乡农民工尽可能留在乡村创业和本地就业,成了各地政府力保稳定大局的当务之急。
针对这个问题,电子农务可以发挥较好的作用。例如,海口市随着电子农务的推行,打造了像荔枝、黄皮、佛手瓜、菠萝蜜、淮山等高效农业产业,其价格均有明显提高,荔枝和黄皮的价格涨了几倍,许多产业能达到每亩纯利数千元乃至上万元。2008年,海口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212元,增长13.6%。瓜菜的良好收成吸引了许多农民工返乡创业。2009年1月19日,共青团海南省委在海南省率先启动了“海南省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系列活动”,其中的主要内容便是利用电子农务体系“青春携手、乡村创业”。
如果各级政府下大力气培训返乡农民使用电子农务,让他们通过参与高效农业生产来实现增收和致富,那么,劳动力回来了,技术普及了,信息“联通”了,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农村地区一度百业兴旺、促进内需的科学发展形势可望重现。
四、通过电子农务构建农村基层的和谐社会,对各项支农惠农措施加以改进并且实现效益监督。
电子农务可以大幅度降低中央和各级政府惠农政策落实的难度,实现农村地区涉农事务各个工作层面的信息化和公开监督。例如,在家电下乡过程中,如果利用信息系统将各地家电价格以及实际的成交价格进行信息公开,各方均按照规则有效开展工作,则国家的补贴可望切切实实兑现到农民手中。审计监察等政府部门还可以依托电子农务体系建立各种信息监督服务平台,例如信息定期发布、短信告知、投诉受理、咨询服务等。
(作者单位:海口市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局、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