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手机实名制,利大还是弊大

2009-06-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郭丽君 我有话说

流传已久的手机实名制问题最近再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据广州某报报道,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在答复政协提案时透露,工业和信息化部已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手机实名登记制度的法律规范,正等待国务院审批。

记者就此消息求证工信部,工信部新闻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手机实名制的工作一直在推进

过程中,但目前还没有新的动向。”

据悉,早在5年前,手机实名制就已开始正式讨论,并被提上议程。实施手机实名制初衷有三个:一是遏制屡禁不绝的不法短信;二是节约号码资源,减少运营商的资源浪费;三是可以减少话费欠费死账。

手机实名制是一项事关近3亿多非实名入网用户、万家以上运营商、代理商及内容提供商的浩大工程,手机实名后能否带来预期的效果,有哪些利弊?引起了人们广泛的争论。

用户的隐私安全能否保障

反方运营商、代理商可能会有意无意泄露用户隐私

手机实名制要想找到突破点,必须遵循保障用户隐私的生存法则。目前垃圾短信之所以泛滥成灾,手机诈骗之所以能够“准确命中”,除了缺乏必要的约束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户的隐私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手机用户真实而详细的个人信息就是在办理手机入网手续后被运营商、代理商有意无意地泄露出去的。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用户隐私在数以万计的代理商手中可能被当成“废品”随意丢弃,也可能成为一种商品随意卖给广告商进行牟利。这些被泄露的个人信息被许多商家和不法分子充分利用。如此看来,本是遏制犯罪和骚扰的手机实名制反倒成了犯罪活动的帮凶,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方便。

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也没有具体详细的法律法规规定运营商与代理商必须采取哪些有效的保护措施,应履行哪些程序,出了问题应受到怎样的惩罚等。用法律手段保护手机用户的隐私安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正方建议实行完善的用户信息披露制度

实名制时代正在来临。现在新建银行账户、到医院看病、买车买房、参加招聘会,都要提供个人信息,如果说泄漏隐私,通过这些渠道泄漏的其实更多、更详细。国内的移动运营商都有一套严格的措施来保护客户的信息,比如“全球通”用户一直都在采取实名制。建议实行完善的用户信息披露制度,从法律角度规定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密制度,比如,只有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能通过法定程序查询个人信息。

手机实名制能否根治“信骚扰”

反方实名制根除不法短信难度很大

据了解,手机用户深恶痛绝的短信骚扰其实涉及两大来源:服务提供商(SP)、个人手机用户。SP的问题主要是乱发广告、发送内容打擦边球以及乱收费等。由于SP是通过运营商批准的接入服务号发送短信的,这部分短信占垃圾短信的绝大部分,而且极具隐蔽性,因此借手机实名制消除这部分短信并没有多少意义。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上网的电脑和数字电视也可以向手机群发短信。

正方能为公安部门侦破不法短信提供方便

实行手机实名登记制,不但可在防止“信骚扰”、“信诈骗”等方面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也将为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治安案件、甚至抓捕犯罪嫌疑人提供方便。因为任何犯罪活动都要利用一定的通讯工具,为了联系方便且又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许多犯罪分子都选择这种没有登记名字的手机卡进行联系,作案后就把手机卡毁掉,给公安机关破案带来了很大难度。而一旦进行实名登记,不但能够给公安机关破案提供方便,也会使犯罪分子有所顾忌。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手机实名制。实践证明,实行手机实名制的国家,手机违法犯罪以及垃圾短信等要比没有推行实名制的国家少很多。

身份鉴定能否保真

反方假身份证登记很容易

身份证有不防伪、防伪和第二代身份证好几种,除了公安部门的专业人员,一般人很难辨别真假。遍布城乡各个角落的底层代理商和经营各类手机卡的小店是推销号码的主渠道,如果给这些多如人体毛细血管的街边小店都备身份识别系统,成本太高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这些摊主很有可能对用假身份买手机卡或开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目前“信诈骗”的惯用伎俩是:先打电话、发短信告诉你,你的银行卡被盗用、中了大奖需要交税……一旦你轻信划账,马上被骗子取现、转账。银行早就实行实名制了,而不法分子却依然可以用各种假身份证骗过银行,手机实名制会比银行实名制更有效吗?

正方运营商整合营销渠道

通过与户籍查询系统的联网可以确保实名真实反映用户的信息,在公安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同时需要运营商整合营销渠道。原本可以随时随地在街边小店、报刊亭就能买到的手机卡,实名制后则需要到营业厅购买。

新加坡于2005年11月开始实施手机实名制,身份证扫描辨识系统遍布新加坡各卖场与通讯商店,强制预付卡消费者登记个人基本资料,并验证资料的真实性。(国外情况见本报今日8版报道《世界多数国家实行手机实名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