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国国家级考古机构首次组织的大规模公众考古活动,旨在增进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副主任刘国祥说,“80多年前,中国现代考古学在殷墟起步,我们的公众考古活动也选择了在这里起步。”
这项名为“实地版《中国历史》之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公众考古活动,是河南省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迎接我国第4个“文化遗产日”联合推出的。它以我国现行的《中国历史》课本为蓝本,以郑、洛、安、汴四城市的文物古迹为资源,立足古代遗址的核心价值,配以考古发掘现场参观以及国内著名学者解读,让社会各界零距离接触文物,感受真实历史。活动在安阳启动后,还将陆续推出史前中原、王国崛起、周公“解梦”、大汉史迹、何处寻曹操、魏晋风情、尘封的大宋等系列公众考古活动,普通公众均可报名参加。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来到考古现场观摩,以前对安阳的印象只是停留在教科书上,殷墟、甲骨文还有妇好这位巾帼英雄,看了墓葬,听了专家的讲解,这些历史留给我的记忆片段一下子清晰地连接了起来。好比3000年前的商王朝栩栩如生在向我展示他们的生活。”来自中央美院艺术管理系研究班的姜黎黎激动地说。
来自上海宽诚文化公司的高晓民则一连用了几个“震撼”来表达他的心情:“这样的公众考古活动,把过去少数专家才能接触到的神秘之地向公众开放,让普通人了解考古的价值所在,可以带动更多人关注考古,关注中华文明,促使公众自觉地去保护好祖先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