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6月13日电(记者杨永林)秦始皇帝陵一号兵马俑陪葬坑第三次考古发掘于今天正式启动。
秦俑博物馆现保存三个兵马俑陪葬坑。1989年和1994年先后发掘了三号坑的全部以及二号坑的局部,并已公开展示。一号兵马俑陪葬坑虽历经两次发掘,但实际完成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仅仅发掘了东段的局部
自今年初开始,秦俑博物馆组织多名专家进行反复讨论,制定了一号坑考古发掘五年规划,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有目的、逐渐地完成俑坑北侧约2000平方米的发掘,最终将俑坑北部从东向西完全贯通起来。
本次发掘由秦俑博物馆副馆长、考古专家曹玮研究员担任领队,考古部许卫红研究员任执行领队,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等10余人参加。
为了保证发掘的延续性,此次发掘地点选择在一号陪葬坑北部东段,属于考古发掘编号T23的区域。范围涵盖一个边洞(编号G11)、三个隔墙(编号Q8―10)和三个过洞(编号G8―G10)。由于第二次发掘时曾对此处进行过清理,隔墙上棚木已经暴露,过洞中少量陶俑、陶马残片也已出现,在西南部填土中还有一些俑头残片、石构件、陶釜残片、铜箭镞以及彩绘木环、箭?、木?等遗迹、遗物。
考古发掘和展出相结合是这次考古发掘的一大特点。此次发掘地点临近参观主线路,观众在欣赏2000多年前古代奇迹的同时,又可目睹奇迹揭示的过程,必将加深参观后的印象,发掘地点将会成为博物馆展示的又一亮点,这种展示形式无疑也对规范化考古发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