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拱辰(1800-1875),福建晋江陈埭乡岸兜村人。他是19世纪向国人介绍西方先进军火科技的先驱,也是鸦片战争时期自学成才的兵器专家。
丁拱辰少年时代家境贫寒,入村塾读书不久,即于十一岁时辍学在家务农。但他发奋自学,逐渐精通了数理、天文、“三角八线之法”,尤其是机械制造。
丁拱辰的家乡濒临东海
1841年,在《演炮图说辑要》一书中,丁拱辰撰写了《西洋火轮车、火轮船图说》――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蒸汽机、火轮车和火轮船的著作。
丁拱辰制造的蒸汽机车以蒸汽机为动力机械,是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雏型。这台蒸汽机全部用铜材制成,活塞上绕有棉纱小带,可保证机械密封,并涂抹润滑膏脂以减少摩擦阻力。蒸汽机驱动机车前进时,可载物30余斤。
此后,丁拱辰又将蒸汽机安装在船舶上,用桨轮代替蒸汽机车大轮,从而推动船舶前进。这艘蒸汽机轮船长四尺二寸,宽一尺一寸,放在河里试验行驶颇快。它算是我国第一艘机动轮船的雏型。可惜清政府腐败无能,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丁拱辰的才干没有施展的机会。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迫于形势,官方才出面,由徐寿、华蘅芳等人经过三年努力,于1865年制成我国第一艘实用的火轮船“黄鹄号”。
丁拱辰塑像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