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财政部网站的消息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7635亿美元,而3月末这一数据为7679亿美元。这意味着,4月份我国减持了约44亿美元美国国债。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是我国一年多来月度统计首次显示减持美国国债。`
多国不约而同的选择
美国财政部网站近一年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5月份以来,中国一直没有停止对美国国债增持的脚步,一年间增持额在2600亿美元左右。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月度增持额分别为659亿美元、291亿美元、142亿美元、122亿美元、46亿美元和237亿美元。
“一些媒体把此次减持解读为是自去年6月以来,中国首次小幅减持美国国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主任高海红表示,“事实上,我国的外汇资产构成始终处于不断调整中,对美国国债也是有增有减,当然总的趋势是增的。只是月度数据显示一直处于增长过程中,但并不是首次减持。”
市场神经对消息格外敏感的另一个因素是,中国并不是4月份唯一减持美国国债的,包括日本、俄罗斯、巴西等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减持了一定的美国国债。在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5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英国增持了246亿美元美国国债。截至目前,中国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
“对美元的贬值预期是各国一致减持行为的最大动因。”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今年以来,美国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不断攀升,上周四更是一度跃上4%的水平,创下8个月来的新高,市场对于美国资产安全的担忧愈来愈烈,引发各国对美元资产投资的重新调整。”
一方面,美国不断发行国债以求挽救经济衰退。资料显示,美国2009年发债规模将达到2.56万亿美元,今年9月份前发债规模大约在7000亿左右;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影响,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入量下降,外汇储备出现滞涨情况。我国实际外贸顺差在2008年8月见顶后快速回落,并在2009年2月一度出现约29亿美元的逆差。3、4月的实际顺差额也只有108亿美元和73亿美元。国际收支顺差的收窄直接限制了我国对美国国债的增持规模。“增量资金后续不足,将导致美国国债市场出现买卖不对称的格局,为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政府不排除通过发行货币来购买本国国债的可能,这也加剧了市场对于美元贬值的预期。对美元资产进行主动性、战略性调整无疑成为我国外汇政策的务实之选。”郭田勇表示。
今年3月份以来,在陷入长期债务危机的情况下,美国通过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变相印发美元,使得当前美国国债的信用受到来自市场的极大质疑。受其影响,近一个月来美元指数一度暴跌超过10%,投资者对美元和美元资产的信心受到严重冲击。
传达警示信号
业内人士认为,减持行为早在市场预期中。美元如果贬值,那么中国的1.9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将不可避免面临缩水困境,因此市场对于减持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如何在增持与减持间选择,如何在风险与收益中平衡,一直是中国外汇政策长期面临的难题。
安全、流动和保值,是我国外汇资产运用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外储结构中,美元资产占到60%―65%,其余35%外币资产为欧元、日元等。尽管目前美元疲软,但是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强势地位短期内还无法改变;而从实体经济来看,美国的现状也要好于日本和欧洲。2008年,美国GDP分别是排在第二位的日本和高速发展的中国的三倍和四倍。与欧洲地区(使用欧元的15个欧洲国家)相差无几,占世界GDP总量的1/4左右。因此,在没有更好投资品种的情况下,投资美元资产依然是我国外汇投资“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现实选择。今年3月,国家外汇局局长胡晓炼表示,对美国国债进行投资是中国外汇储备投资运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我国会继续根据需要购买美国国债。同时我国对资产的价值波动也会高度关注。
但同时,美国国债在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中比重偏高,一旦美元贬值,我国外汇储备的真实购买力将遭受巨大损失。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坚持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管理、降低美国国债在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中的比重应该是当前外汇储备资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上月底,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访华时试图打消中国对美国国债价值以及美元币值稳定的担忧。他表示,美国会削减巨额赤字,未来会谨慎地善用开支,不会不停借贷,希望中国能继续在美国投资。“但关键是美国政府究竟会动用多大财政和货币的力量来刺激本国经济,这一点目前是不确定的,在摆脱美元贬值走势、确保他国美元资产安全性上也缺乏有效行动,如果它的实体经济无法在短时间内好转,单靠增发国债来疏解困难的做法,是最让市场深感不安的。”高海红不无担忧地表示。
分析人士一致认为,我国要短期内大规模减持美元资产并不现实,也不具有可操作性。“这实际是中国外汇投资的无奈的选择。由于我国持有美国国债数量巨大,是影响国际金融局势稳定的重要力量。如果短时间抛售,势必会加快美元贬值,强化通胀风险,而伴随价格下降,也将直接影响我国外汇资产收益。”郭田勇解释道。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认为,中国的减持举动给国际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增持美国国债不再是我国长久的战略行为,今后也不会像从前那样长期、持续地购入美国国债。“我认为,减持做法合情合理,完全在主权范围之内,可以买,也可以卖,这完全根据我国自身的需要来决定。同时也告诫美国,不要再给美元放水,不然将最终导致美元暴跌。希望美国能够作出承诺,保持美国债权的稳定,确保外国债权人的利益不受侵害。”谢百三表示。
高海红认为,此次小幅减持不会对市场带来太大影响,未来也不排除继续减持的可能。她说:“预计我国外汇资产中美元占比会继续下移,货币多元化结构是未来方向,但这一切都不会在一夜发生,会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多元化是未来方向
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正在成为一些国家的战略选择。目前面临的问题是,除了美国国债,是否还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渠道?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减持美国国债或许与购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行的新债券有关。外汇管理局有关人士日前曾表示,我国积极考虑在安全、收益合理的范围内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IMF发行的新债券。俄罗斯、巴西等国也都表达了购买IMF债券的意愿。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指出,不管是为了购买IMF债券,还是其他货币资产,美元可替代品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各国对美国国债的减持,为各国外汇资产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渠道。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各种资产在市场中的表现,来选择适合我国的外汇投资组合。“对某种资产的增减是正常的商业操作,市场不应太过敏感,更不应据单个举措就做出将形成某种趋势的判断。”她强调。
“资产结构要与贸易方向相匹配是我国外汇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合作领域的日益拓宽,我国与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货币合作也将日趋深入,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国今后外汇资产的构成比例。”郭田勇认为。
专家们指出,相对于减持行为本身,更应该寻找一条有效运用外汇储备的“治本”之策。既要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减少我国对美元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中的美元比例,缓解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压力;同时也要致力于推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
“外汇储备如何使用是可以调整的,但外汇储备数量的增加却是确定的。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在纸币本位制度下,过多的外汇储备面临储备货币贬值的风险;如果中国能够通过国内的经济结构转型,扩大内需,减少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总体规模的积累,同时进一步增加汇率体制的灵活性,将从源头上减少外汇储备冲销干预等做法,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安全性和稳定性。”高海红说。
图片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