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宜兴紫砂工艺缘何长盛不衰

2009-06-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陈茆生 我有话说

“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来无数观众赞叹之声。“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紫砂作为一门传统的民间工艺,自北宋滥觞,明清臻于发达,如今已达到空前的繁荣。如果徜徉陶都街头,更可见紫砂门店各式茗壶琳琅满目,壶艺作坊捶泥之声不绝于耳。在不少传统民间工艺日趋

低迷萎缩、面临后继乏人的今天,宜兴紫砂却一派兴旺:从业人员众多,精品佳作迭出,价格不断飙升,名人名作一壶难求,原因何在?

传统为根,创新求变

徐汉棠大师是“壶艺泰斗”顾景舟的入室大弟子,他结合自身从艺经历说:“宜兴紫砂能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这是宜兴紫砂工艺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徐汉棠跟顾老学徒时,从工具制作、打泥片练起,一个“茄段”壶就练了整整一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与师傅同做“石瓢壶”,一样的泥、一样的尺寸、一起烧成,泥色也一样,让人猜哪个是顾老的,哪个是他做的,结果人们总是猜错。徐汉棠可谓真正继承了师傅的“衣钵”,但如果满足于仿得以假乱真,就没有出息了。徐汉棠敢于创新,创作了如“龙宫宝灯壶”、“菱花提梁壶”、“古兽窥今壶”、“四方开片壶”等众多艺术精品。同时,徐汉棠还是工艺革新能手,1958年引进“石膏模”,发展了“调砂”、“铺砂”等装饰新工艺,设计制作了几百款盆景花盆,在沪上盆景界有“汉棠盆”之美誉。

其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和徐汉棠一样,既是传统的坚定守望者,又是敢于创新的探索者。如汪寅仙大师先后受业于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等多位名艺人,博采众长,光、花器兼擅,尤其在花货艺术上,勇于创新,从形、神、态、气、韵、精、功等方面追求完美的艺术效果。吕尧臣大师强调“临摹要过渡到创新”、“功夫在壶外”,发展了“绞泥”手法,赢得了“壶艺魔术师”的称号;鲍志强大师忠于传统,师古而不泥古,锐意创新,破旧而重传承;周桂珍大师既守绳墨,忠于传统,尽显扎实制壶功夫,又能冲破常规,独辟蹊径,形成清新之风。

在大师们的引领下,在继承传统中发展创新紫砂工艺已成为业界共识。

文人合作,文化为魂

在绿树葱茏、古朴雅致的长乐弘陶庄,和儒雅的陶庄主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品评紫砂艺术,是一件赏心乐事。徐秀棠1956年师从陶刻名手任淦庭先生,迄今从事陶刻已50年,但他却说:“陶刻要向师傅学习,更要研究陈曼生。”也就是说,紫砂要提高,需要文化内涵,离不开文化人的参与。

纵观紫砂的历史,不同时代都有文化人参与介入,故有“文人壶”之称。《阳羡砂壶图考》云:“文人胜事,偶尔寄兴,旁及壶艺,代有其人。”并专设“雅流”篇,列出了明清两代对紫砂发展作出贡献的55位文人,其中最杰出的当推清嘉、道年间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他与名匠杨彭年合作制作了为世人所珍爱的“曼生壶”。从此文化与紫砂合作,文人学者以全新的艺术理念和丰富的陶瓷学识,与大师的鬼斧神工相

结合,创作出一件件传世之作,绽开了永不凋谢的砂艺之花,其中高庄与顾景舟联手制作《提璧茶具》;张守智与汪寅仙合作《曲壶》;冯其庸与周桂珍合作《曼生提梁壶》等广为流传。

进入新时代以来,宜兴的紫砂工艺大师,通过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他们的作品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之美。谭泉海大师的陶刻强调“书魂画魄刀骨肉”,作品《百寿瓶》、《历代文化陶屏》等,集文学、书画、金石于一体,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和高雅的艺术欣赏价值。李昌鸿大师爱读书、勤写作、能书画、会篆刻,他的作品《五朝文化组壶》分别反映了唐之丰腴、宋之清秀、元之剽悍、明之端庄和清之华丽。顾绍培大师制作瓶盆鼎壶俱佳,其《高风亮节壶》端庄凝重,体现了历代文人赞颂竹的虚心、坚韧的精神。

继承传统,坚持创新精神,注重人文之美的宜兴紫砂是一份神秘的领悟,是一种灵魂的寄托,包容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其艺术馨香必将远播世界。

六月十二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上,一名观众在欣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的紫砂作品《四大金刚》。新华社记者李睿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