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筑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中
追求卓越持续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工作巡礼
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台4.5兆
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大连理工大学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视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视野、国家战略全局的视野、国际合作竞争的视野,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通过积极“构筑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实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贡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用辛勤耕耘赢来了硕果满枝,用不懈追求铸就了新的辉煌。
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要突破
大连理工大学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一系列振兴计划,确立了加强基础科学和高新科技并举的原创性研究,为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重点行业、支柱产业、重大工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总体构想。依托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985工程”创新平台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承担了大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和课题,使基础科学和原创性研究不断取得重要突破,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
郭东明教授及团队完成的“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获得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同时入选2008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8年度,学校获辽宁省部级科技奖励一、二等奖9项。化工学院张淑芬教授获得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度SCI、EI、ISTP以及S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稳步提升,分列第14名、第7名、第15名和第11名,有两篇论文入选200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基础研究和国家计划项目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08年,雷明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核主泵制造的关键技术”项目获得“973计划”批准;张洪武教授作为负责人的“计算力学与工程科学计算”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获得滚动支持;获得“973计划”负责课题2项,“863计划”项目资助课题21项。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达到7064.1万元,实现连续5年增长,获得资助172项,其中大连理工大学负责167项,列全国第15位。
在金融危机影响和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2008年,学校科技经费再创历史新高,全口径统计科技总经费7.2亿元,其中纵向科研课题较2007年增长了40.1%,经费达2.03亿元。
学科建设高起点、大视角、求创新
学科建设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根基。学校在“构筑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统一谋划中,立足高起点、大视角、求创新进行学科布局调整。按照“优化结构、突出重点、交叉汇集、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努力巩固重点学科,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增长,构建学科群体优势;在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基础上,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新兴学科,加速形成学科高峰和新的优势学科,实现学科结构合理的调整和拓展。
通过“九五”以来“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连理工大学初步形成了以理工为主,管理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加速发展,富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办学格局。现有4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二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23个二级学科。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名列前茅。进一步巩固了力学、土木、水利、化工、机械、管理等传统优势学科,同时强化了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对工科的支撑作用,并积极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构筑学科群体优势。为适应国家和区域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学校努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先进制造和运载技术等新兴学科,相继成立了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环境与生命学院、能源动力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数学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微电子学院、生命学院等。还将筹划成立科学技术研究院和技术研究开发院,以构建跨学科、跨院系的研究平台,探索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实现跨越的新机制;探索和建立促进“学科高原”形成“学科高峰”的新体制。这是学校集成学科优势,发展新型学科,整合既有学科,实施学科交叉的谋划之举,目的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提供更广泛的科技、人才支持。
2007年3月以来,根据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市、英特尔公司联合创建半导体技术学院的协议,目前正在加紧做好学院建设工作,通过英特尔公司向学校捐赠的价值3600万美元的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工艺平台和相关设计平台、检测平台,将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和产学研基地。
打造科研团队催生领军人物
以平台和重大项目凝聚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增强学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使若干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工作的一大亮点,也显示出其跻身学术前沿,抢占学术制高点的雄厚实力。
学校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8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29个。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计算力学与工程科学计算”创新研究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犹如旗帜,引领在前。郭东明教授带领的教育部创新团队,针对国家重大工程急需,在无任何国内外参考的情况下,自主研发,历经12年的拼搏与求索,成功研制出“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已获4项专利成果,全部得到应用,解决了我国具有高性能要求的石英陶瓷类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的制造难题,标志着大连理工大学不仅占据了该领域学术前沿,而且成为领跑者。团队研究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了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辽宁省高校该奖项零的突破。郭东明教授被授予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团队荣获大连市2008年度科学技术特别奖。“计算力学与工程科学计算”创新群体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JIFEX――现代工业设计和高新技术开发软件工具,正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土木、建筑等工业领域,为提高我国重大工业装备设计能力奠定了基础。
全校现有8位两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长江学者18人,陈嘉庚技术科学奖获得者2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7人。
构筑平台基地彰显综合竞争实力
坚持“面向学科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做好高层次科技服务”的方针,建设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整合集成跨学科、跨院系的创新研究平台,鼓励自由探索和原始创新,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跨学科、跨院系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机构,是学校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催生标志性科研成果,加速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整体战略布局之一。
“985工程”二期建设2004年正式启动后,学校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设了“绿色能源资源与精细化工高技术”和“海洋和水利资源利用及灾害防治工程”两个科技创新一级平台,“工业装备结构分析”、“等离子体及材料改性/特种制备”、“精密/特种加工和微系统技术”、“先进船舶技术”、“信息与知识管理”五个科技创新二级平台,“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技术与半导体照明”、“生命信息与
健康维护工程”、“武器装备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四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围绕国家、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设了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开放性的“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经济系统分析与预测”两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成为学校整合科技资源和科研结构调整的大手笔。
根据区域科技创新发展需求,陆续组建了几何量分析测量中心、微纳机电研发中心、大连光电技术研发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半导体技术学院、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与机构。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围绕辽宁省船舶工业对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的迫切需求,以提高船舶制造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为地方和企业培养高层次船舶研究、设计和建造人才。
由大连理工大学分别与省内25家大中型企业及大连市20家企业联合成立的“大连理工大学(辽宁)校企合作委员会”和“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校企合作委员会”,成为校企间开展长期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科技服务平台与纽带。到2008年底,两大平台已拥有75家省内化工、装备制造、原材料等领域大中型会员企业。为辽宁省企业完成合作项目1000多个,合同总金额2.2亿元;提供现场技术服务、诊断1000多次,解决800多个技术难题,累计创造经济与社会效益超过13亿元。为企业培训科技及管理人员近2000人。
大学科技园是高校科技企业重要的孵化基地。大连理工大学―七贤岭国家大学科技园2004年3月经科技部和教育部验收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园内企业总数达96家,各类研发机构79家,中介服务机构20家,在孵的科技项目167项,吸引社会各类资金3.47亿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于2008年6月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验收,成为首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中心依托学校的27个服务机构,为省内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截至目前,服务中心完成服务项目830余项。
依托大连理工大学成立的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制的重大创新。三年多来,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在发展中建设,在建设中发展,圆满完成了13期专题研讨班的培训任务,共有700余人次中央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国资委、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等监管的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培训,已初步形成了培训的品牌效应。
成果转化助推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工作者以兴国为己任,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为驱动,除广泛开展基础研究之外,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应用研究,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工程服务。
立足东北,辐射全国,不断加快、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力度,白山黑水、大江南北,在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各类大中型企业,处处留下学校科研人员的足迹。
锦州六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制氢生产装置副产纯度96.2%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6万吨/年,既严重污染大气,又浪费可贵的碳资源。化工学院张永春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以吸附精馏法回收二氧化碳专利技术为依托,为其建造了回收制氢尾气二氧化碳,生产30000吨/年食品级二氧化碳装置,开车四年来运行平稳,已经累计为六陆公司创造产值11262万元,增加利税3241万元。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万吨,实现了明显的环境保护效益。
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石化公司实施的日产500吨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示范工程项目,核心技术采用多项大连理工大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对改善沿海缺水城市淡水资源危机,促进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由大连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履带式起重机系列产品”项目,开发出从60-1600吨间不同型号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目前相关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该产品的技术垄断。
从2000年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共与全国近4000余家企业合作,累计承担各类课题6000余项,合同总金额超过15亿元。
在科教兴国、科教兴省兴市中勇于担当的大连理工大学,借助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强劲东风,大展鸿图,也累积起学校日益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声望,从而为实现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发展,60载春秋结硕果;开拓奋进,灼灼其华谱新篇。正在成为国家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新技术辐射及成果产业化和经济科技决策咨询重要基地的大连理工大学,面向未来,不辱使命,“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促发展”,步履坚定而自信。
团队主要成员右二开始往左郭东明、康仁科、贾振元、及研究生正在检查加工实验结果
(许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