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张淑英
张淑英,女,68岁,中共党员,北京市丰台区花乡黄土岗马家楼村村民。
“悉心照料智障人,三十春秋显情怀”,是对普通妇女张淑英诚
张淑英是在城里长大的,1957年下乡到丰台区花乡黄土岗村,和同为女知青的智障人宁国芬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几年后,张淑英和宁国芬分别成家了。张淑英的婚姻是幸福的,但宁国芬、李德财夫妇都有点智障,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家里弄得又脏又乱。
看到宁国芬夫妇整天愁眉苦脸,张淑英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对宁国芬说:“妹子,不要愁,你们家的事就是我们家的事,今后姐姐会照顾你们的。”此后,这句简单却厚重的承诺,竟伴随张淑英风风雨雨走过了30年。
1980年,北京郊区落实知青政策,每个老知青可到乡里领取半方圆木,修建房子。宁国芬家的3间土坯房早已经破旧得不成样子,冬天呼呼地往里灌风,夏天稀里哗啦地漏雨。宁国芬把圆木领回来了,但扒房建房的事就全托付给了张淑英。设计、买料、请施工队、督建……两个月时间里,张淑英晒得又黑又瘦,她一边安排好宁国芬一家扒房后的生活,一边每天给施工队做饭、督导施工,以最低的成本盖起了5间新瓦房。
张淑英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先想到宁国芬家,先紧着宁国芬家的办。每逢年节,她总是先把宁国芬家的年货备齐,高兴地看着他们穿上新衣服;每到夏天下雨院子积水,她一定首先到宁国芬家向外舀水,把一家人安顿好才会离去;每到冬天烧煤炉取暖,她都要先看看宁国芬家的煤够不够用,煤炉会不会发生煤气中毒才悄然离开。宁国芬患胃癌去世后,张淑英不但承担起照料体弱多病的李德财的义务,而且帮助他的两个智障儿子娶了媳妇、安了家。
为帮助宁国芬家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张淑英始终替他们精打细算。她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衣食住行、理财置买,样样全管,还专门设立了账本,从柴米油盐到大项开支,一笔笔都记得清清楚楚。近几年,张淑英又帮助宁国芬家盖了7间新瓦房出租,使他们每月能增加1300元,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有了不少积蓄,过上了小康生活。一位村干部说:“宁国芬家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是张淑英从黑发到白发辛苦为他们熬出来的。”
332李子明
李子明,男,55岁,中共党员,安徽省淮北市供水总公司副总经理。
35年如一日,李子明始终坚持“为用户办顺心事,让群众喝放心水”的职业信条,认真履行“有电话必接,有求助必帮”的诺言,对用户诚实守信、真情服务,连续多年实现了服务及时率、处结率、满意率三个100%的突出业绩,被用户亲切地称为“诚实守信的好人、咱老百姓的贴心人”。
多年前,为方便群众,李子明设计制作了“李子明便民服务卡”,至今发送已达4万多张。2005年1月,新华巷2栋的一户居民,因家中下水道堵了,拨通了便民卡上的号码。接到电话时,刚下班走到家门口的李子明,立即到单位拿了工具赶到该户家里,疏通时已近凌晨。多年来,对于修下水道、电路这类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只要群众有需要,李子明从未推托过。
1997年4月,在深入调查和广泛听取用户意见的基础上,李子明在淮北市窗口行业率先发起了“双休日义务便民服务”活动。12年来,他已率队在市内各居民小区巡回服务600多次,受理各类用户咨询上万人次,受到用户广泛称誉。
为推广李子明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淮北市供水总公司于2003年7月28日开通了“李子明供水服务热线”,这是淮北市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企业服务热线。热线的开通,进一步拓展了服务领域,提高了服务水平。开通当天,就处理各类报修和咨询24起。从此,接听热线电话,服务群众需求,又成了李子明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3月19日,在李子明热线的基础上,李子明又组织成立了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的“李子明供水服务队”,零距离为用户提供供水咨询和供水服务,此举受到广大用户普遍欢迎。
多年来,李子明还为白血病儿童、聋哑儿童、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累计捐款数万元。参加工作35年来,李子明以实际行动兑现了“有电话必接,有求助必帮”的诺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1998年李子明评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200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3年被建设部授予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333 李江福
李江福,男,46岁,中共党员,河南新城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李江福从事建筑业20多年来,恪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合同,认真履行承诺,由他负责的工程项目没有拖欠过工人一分钱工资,也没有发生过一起质量纠纷。
李江福对工程的每一个部位、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要亲自查验把关,从不允许偷工减料,质量不合格的工序坚决返工重来。2005年,在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行政办公楼工程施工过程中,李江福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框架填充墙砌体的砂浆标号偏低,立即将施工员喊来询问。施工员说:“框架填充墙也不是什么承重构件,已经砌好的这五道墙就别再返工了,再说现场监理也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李江福听后十分生气地说:“监理没有发现我们就可以马虎过关了吗?我们对业主承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就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李江福的坚持下,已砌好的五道墙全部拆除返工。由于李江福对工程质量的严格要求,最终该工程荣获河南省工程质量最高奖――中州杯。
李江福对客户清正耿直,从不接受材料供应商的吃请和礼金。他常说:“他们请我无非想让我在工程质量和材料质
量上给他们网开一面,违背原则的事咱不能干。”
2007年,李江福承建一项工程,由于开发商拖欠工程款,眼看春节临近,还有100多万元的农民工工资没有着落。有人劝他,过了年再把农民工的工资补上。李江福不同意,坚持抵押了自家房产,贷款给农民工按时发放了工资。
在地震灾区,李江福和他的团队冒着一波波余震,克服了重重困难,严格按照工程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灾区过渡安置房的援建任务。他带领的救援队荣获全国总工会授予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
李江福负责的企业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建筑企业、河南外出文明诚信企业,连续5年被评为河南省AAA级信用企业,连续8年荣获河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连续9年荣获河南省先进建筑企业。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河南技术创新能手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334李秀清
李秀清,女,35岁,中共预备党员,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友谊大街41号诚信彩票专营店业主。
作为一名彩票销售员,李秀清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2003年底的一天,有一位彩民打电话来预约了3500元的彩票,说好来取,可是到了关门的时间也没来。打电话赊购彩票,对彩票销售者来说是一种风险很大的经营方式,但李秀清还是经常给在她这儿买彩票的熟人把彩票先打出来,等他们来拿彩票时再收钱。但是这一次一垫就是3500元,李秀清多少有些担心,万一对方在开奖前没来拿,她就要自己承担损失。而这3500元钱相当于李秀清一家几个月的收入。李秀清一直等到晚上9点多,那位彩民也没来取彩票。当天晚上电视里就播出彩票开奖实况。李秀清为那位彩民代买的彩票中得了二等奖。根据彩票中心的规定:若是一等奖没人中,那么二等奖可以把一等奖的钱全部领走,这一期的奖金是82万元。激动不已的李秀清马上给那位彩民朋友打电话,可是对方的电话已关机。
金钱对李秀清来说确实很重要,但她觉得生活中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这就是诚信的品质。在巨大的利益和诚信之间,李秀清选择了后者。最后,她终于找到了那位彩民,毫不犹豫地将82万元彩票交到了他手中。后来,新闻媒体报道了这件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的彩民特意跑到投注站来看他们,有的送来小礼物表示敬意,面对这些,李秀清说,“我们把82万元奖的彩票送出去时,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
李秀清夫妇在福彩销售过程中,始终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销售理念。由于他们恪守诚信,来他们店买彩票的彩民不断增加,他们的福彩销售额也一路攀升。2004年,李秀清经营的福彩投注站被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评为全国百佳投注站,被黑龙江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授予全省唯一一家诚信投注站称号。2008年10月,李秀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6年李秀清被评为大庆市“十五”期间最具影响力人物,2007年荣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8年被授予市文明之星的光荣称号。
335李泽英
李泽英,女,32岁,贵州省惠水县高镇镇山后村村民。
16岁时,李泽英从家乡到贵阳一户人家当保姆,负责照顾刚刚满月的双胞胎姐妹。这对双胞胎姐妹是一卓姓女主人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收养的有病弃
婴。在卓家夫妇的多方医治和精心照顾下,两个孩子的病奇迹般地好了。但几年后的一天,卓家先是离婚,后又突然失踪,而且没有留下一分钱,在主人家照顾着小姐妹的李泽英顿时断绝了经济来源。自己吃饭都成了问题,何况还要带两个不到6岁的孩子。举目无亲的李泽英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走还是留?当回头看到嚎啕大哭的孩子,李泽英紧紧把她们搂在怀里,泪流满面地许下了一生的承诺:“妈妈走了还有姐姐呢,姐姐永远不会丢下你们!”就这样,李泽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开始了艰辛漫长的打工哺养孩子之路。那年,李泽英不到22岁。
就在李泽英为了三口人的生计疲于奔命时,卓姓主人的单位又收回了李泽英寄住的房子。无助的李泽英只好带着两个孩子在城郊租了一间小屋居住。虽然生活的贫苦和艰难时时刻刻困扰着李泽英,但在她的精心照顾和呵护下,姐妹俩一天天健康长大。2000年9月,在她的努力下,姐妹俩到小学上学了。除了日常的生活开支,还要筹措学费,这使一“家”三口再度陷入困境。幸好此时李泽英的母亲得知了女儿的遭遇,不但没有责怪女儿,还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大力支持,让李泽英的妹妹来同她们一起生活,共同支撑这个特殊的家庭。2001年,在李泽英的努力和社区的帮助下,两个孩子享受了低保。
李泽英的事迹感动了贵阳市民,许多媒体都对这位“保姆妈妈”的感人故事进行了报道,李泽英也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帮助和支持。她常说:“我就是一个到城市打工的农村女孩,自己做的事情不过如此,却赢得这么多人的关心帮助,我很知足。”
如今,小姐妹已经升入初三,李泽英也在2002年结了婚。长期的劳累,使青春过早地从“保姆妈妈”的脸上消褪,但李泽英从不后悔。现在,她和丈夫带着姐妹俩和自己的孩子,依旧租住在城郊的小屋里,依旧用汗水和辛劳浇灌着这个温馨和谐的特殊家庭。
336李海珊
李海珊,男,55岁,甘肃省陇鑫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做产品就像做人,诚信是做人之本,更是企业经营之本。”这是李海珊经营企业的诚信原则。30岁之前的李海珊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1984年他带领家乡十多个农民开始艰苦创业,从修修补补的泥瓦匠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房地产业、建筑施工、物业服务为主的集团化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吸纳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就业5000人。出身农民的李海珊深知困难群体的艰苦,先后为社会公益事业捐助资金760多万元。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实人老李”。
他当瓦工,当班长直至董事长,20多年来一直在建筑工地摸爬滚打。不管职务怎么变化,他诚实做人、诚信兴业的信条始终没变。他要求公司领导层“诚”字当头,在全体员工中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多年来,一直坚持一个老传统:无论是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还是建设单位的职工住房,都要主动请每一名住户检查满意并签字后,才交付使用;每项工程交付后,都要给用户留下公司的电话,承诺终身维护,每年还要上门回访。20多年来,公司所承接的工程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创下了住户向消费者协会零投诉的纪录,从未出现过一起合同纠纷。
出身农家又长期在建筑一线工作,使李海珊对农民兄弟怀有深厚的感情。公司有2000多名农民工,李海珊反复告诫公司管理层:“农民兄弟出来打工不容易,公司资金再紧也不能亏待农民兄弟,决不能拖欠他们的工钱。”而且遇到学生开学、节假日探亲时期,工资都要做到提前发放。说起这些,公司职工和农民工感慨地说:“老李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
凡是与农民有关的工程,他格外热心肠,即使没有利润,他也干。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扶贫事业等方面,他加大了帮扶力度。先后在甘肃省及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欠发达县区实施项目帮扶,投入项目资金十多亿元,为地县纳税近5000万元,为增加地方财力和百姓收入,改善城镇面貌和人居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李海珊同志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乡镇企业家、中国光彩事业奖、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优秀非公企业家、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337杜智
杜智,男,56岁,中共党员,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院长。
杜智始终恪守“行医要讲良心、做事要讲诚信”的人生信念,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作为对患者的庄严承诺,用有诺必践的诚信行动、温馨人性化的服务、高超的医疗水平,努力建设诚信和谐医院、百姓放心医院,成为一位让病人和家属满意、职工满意、社会满意的好院长。
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他推出一系列诚信服务措施。1998年,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进行“病人选医生”的医疗模式和用人、分配机制改革,让所有患者自主择医,享受到诚信优质的服务。卫生部等8部委向全国推广了该院经验,中央主要媒体也作了连续报道。
为遏制不合理处方,降低患者医疗开支,他亲自组织了12次专家论证会,形成《抗生素合理应用指导规范》,建立用药问询制度,加强用药处方督查,发现问题严格处罚,使2009年一季度门急诊病人平均药费负担同比下降了57元。同时,他带领医护人员,从细节入手降低医疗费用,为患者节省了20%的手术材料费,赢得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支持,换来了医院良好的医疗秩序和社会声誉。
在杜智领导下,该院率先在全国公立医院实施了“住院患者包餐”和“无家属陪伴”等举措,闯出了一条突破现有医疗服务模式瓶颈的新路子。有了这些举措,病人每天只需15元钱,就可以吃上科学合理的膳食,享受到一天24小时的专业护理,缓解了住院病人家庭的陪护压力与负担,而医院每年用于这两项的补贴就将近300万元。对此有人表示不解,但杜智坚定地说:“诚信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诚信不是作秀,承诺就要一诺千金”。
在强有力改革措施的推动下,该院与患者形成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不少患者激动地说,“我们没想到的,你们想到了,我们的亲人没做到的,你们都做到了,有这样的医院是患者的福气。”根据天津市调查,患者对该院的服务满意率多年来都居全市综合性医院的榜首,2005年被评为市卫生行业首家“诚信医院”,连续两届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杜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院长、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天津市道德模范等荣誉,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338杨正权
杨正权,男,57岁,中共党员,山东省威海杨正权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1972年,杨正权从安徽参军来到威海,4年后因工作出色被安排到地方,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企业厂长。1984年,他背负着企业的9万元债务下海创业。为了还债,他千方百计延揽客户,对商品质量不敢有丝毫马虎。“讲诚信”,给杨正权带来了回报,3年后不仅还清债务,创出诚信品牌,更坚定了他坚持诚信经营的决心。
1998年夏季,几名游客在杨正权的店里购买6公斤海米,嚷着要赶长途汽车,要求快点包装。忙中出错,客人刚走杨正权就发现原来准备退货的1公斤劣质海米不见了,推测可能给了这些客人,便拿上优质海米,打车到汽车站追赶客人,及时更换了货物。
2007年元旦期间,威海市场上优质海参断了档,杨正权手里恰好有一批货,经营业户们纷纷向杨正权告急求助。为防止个别业户见利忘义以次充好,杨正权立即以进货价开仓出货,解了同行的急,也维护了行业的声誉。
“一看、二摸、三嗅、四掂、五捏”,这是杨正权保证质量的基本方法,他不仅用嘴品尝,还进行化验分析。一旦发现掺
杂使假,坚决退货。同时,为使海米品相好,他要求员工一个一个把海米上残留的虾皮虾尾择净。2009年元旦前,河北的一家企业在杨正权店里一次性定购了50公斤海米。货要得很急,杨正权也绝不糊弄,一家人和店员们没黑没白一个一个拣,按时保质保量把货发给对方。
对客户讲诚信,杨正权25年始终不悔;对国家尽忠诚,25年主动足额纳税600余万元;对社会积极奉献,40多年他坚持学雷锋做好事、济贫扶危、抚老助残、拥军兴学,捐赠善款善物600多万元。
杨正权荣获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文明诚信先进个人、山东省道德模范、威海市尚德守信奉献社会好市民等荣誉称号。
339杨茂义
杨茂义,男,41岁,蒙古族,中共党员,吉林省洮南市北方金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1年杨茂义创办以经营辣椒为主的公司,他始终遵循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短短7年间,他的企业从零开始发展成为拥有1.27亿元资产,5个子公司、2个分公司、近800多名员工的多元化现代农业贸易企业集团。
他始终注重维护椒农利益。2002年,由于市场原因,红干椒价格暴跌,每斤仅8角钱,一些辣椒商纷纷撕毁与农民签订的回收合同。杨茂义的金塔集团不为所动,全部兑现了合同,赢得了种植户的信任。第二年,就有7000多户农民主动与金塔集团签订一万多亩种植合同,当年红干椒骤升到每斤6.5元,农民和企业双双获利巨大。吉林日报以“赔出来的信誉”为标题,报道了杨茂义诚信创业的故事。2005年,由于韩国金塔种子包装有误,出现了一批非金塔种苗。杨茂义与韩方严正交涉,终于以标准价格,为椒农全部兑现了赔款,挽回损失400多万元。
在一次出口韩国鲜椒的抽查中,杨茂义发现个别包装袋定装有误,最多的少了30多克。他当即决定全部返工,从1万多袋中检测出300多袋,拆开重新定装,他带领员工连续干了18个小时,换来了韩国客商的颔首折服,他的企业2003年至2008年连续出口的3万多吨冷冻红鲜椒,年年被韩国评为质量第一。信誉带来了更多的客户,目前,仅韩国签约客商就达20多家,还纷纷来人来函恳求合作。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韩国进口冷冻鲜椒份额大幅下滑,金塔集团不但没有下滑,出口还出现了增长。
他始终把职工装在心中,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因为兑现椒农合同致使公司亏损200多万元,然而杨茂义对职工的工资照开不误;他为改善员工的居住条件,补贴300万元建造两栋高标准、低价格的住宅楼。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许多企业裁员降薪的形势下,公司不仅没裁员降薪,还新招收了100多名新员工,并为全体员工大幅度增加工资,仅此一项公司每年要多支出97万元。
杨茂义被评为全国青年致富模范带头人、吉林慈善爱心人士;2006年金塔公司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评为全国AAA诚信企业。
340芮志新
芮志新,男,52岁,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福利商店经理。
芮志新出身农民家庭,由于受伤从7岁起就再也没有长高,身体羸弱、体重只有37公斤。20年来,他付出了比常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艰苦创业,逐步把小小的夫妻店发展成为10多家知名品
牌在灵武的总代理,拥有一家批发部和一家面积600多平方米的零售超市,年营业总额达1000万元以上,解决了30多名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商品批发零售大户、诚信经营的领头人。
芮志新与妻子坚持以诚信为本,守法经营。他常说:“我是残疾人,但我要做有良知的人,诚信是活着的根本啊!”他经营的福利商店从不销售假冒伪劣的商品,也不短斤少两。为了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店内,避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败坏商店的信誉,夫妻二人经常学习辨别商品的真伪。经过长期不间断地刻苦钻研,他们能鉴别出各种商品的真伪,保障了自身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努力使每一位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007年春节前物价涨幅很大,不少同行都顺势提高了商品的价格,但芮志新经营的福利商店和超市里所有的商品价格都保持常态,一桶5升装的胡麻油就比其他超市便宜10元钱。由于长期坚持诚信经营,芮志新生意越做越好。
生活中,芮志新始终以身作则,给孩子们做出榜样。1993年他主动寻找失主如数归还4000元现金,1995年他女儿芮丽梅归还顾客遗留现金5800元,1996年他儿子芮东归还顾客遗留的一张12000元存单。
芮志新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信德之星,被自治区工商局授予共产党员经营者、光彩之星、全区模范个体工商户等光荣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