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塑造从容气度,建构大国理性

2009-06-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任剑涛 我有话说

近期,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卷帙浩繁的《大国策》系列丛书。该丛书分为7个系列、45卷,收集了国内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论述,可谓聚焦国策、纵论国是、收罗宏富、主旨突出,是近年少有的论述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型综合性文丛。披阅其中数卷,内心有感――崛起的中国更需要系统而深刻地思考未来发展走向,从而有力推

动国家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满心关注GDP增幅演进到理性布局国家均衡发展、塑造从容大国气度,以现代理性引领国家,作别小国心态,建构大国理性。

自19世纪中期以降,中国就处于被大国瓜分的境地。如何有效抵抗大国的侵略、怎样变法自强成为国家建构过程中同时呈现的双重主题。这是一种不言自明的弱国处境。中国人建设强大国家的愿望,就此成为两种民族心理的混合物:一是对自己辉煌历史记忆的缅怀,“汉唐气象”的凝聚力由此而来;二是对西方列强侵略的刻骨铭心的痛恨,“落后就要挨打”的动员力由此深入人心。直到改革开放为国家积累了巨大财富并为中国人的民族认知提供实力支持的时候,大国问题才成为中国国家建设的真实问题。

因此,在中国建设大国的历程中,作别小国心态,构成大国建设的前提条件。

部分国人在看待现代复杂的国际关系时,心中总是有一个预设:19世纪到20世纪的百年期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对中国有所亏欠;今天中国要谋求发展,西方列强就应让中国快速且如意地发展,否则西方人就继续在亏欠中国。事实上,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采取“可爱的”道义立场,发生在它们之间的友谊或对抗,都是由国家利益所引导的。对他国善待自己有所期待,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小国心理的体现。

再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在国家间的强弱处境中,没有共存共荣的逻辑,只有你死我活的定势。因此认定,中华民族要想崛起,一定要以某个领导世界的民族的衰落为写照。这种一起必有一落、反之一落必有一起的国家间处境判断,限制了我们更广泛地寻求国际合作,并在这一合作中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其实,强盛国家敢于在各个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择善而从,而弱小国家则因缺乏自信所以封闭自负。

因此,作别小国心态,就不能太过拘泥于历史上的不公遭遇,而需要放开视野。不拘泥历史,不是不讲历史,而是在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中开放地选择。放开视野,不是无视民族特色,而是采各家之长、补自己之短,从而得以吸取现代国家发展经验,最大限度促进中国的发展大业。

《大国策》系列丛书人民日报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