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个“成长”和“兑现”的过程。在“成长”阶段,人既是借贷者,又是价值增值者;在“兑现”阶段,人既是还贷者,又是自身价值实现者。怎样在人的“成长”中、特别是在“兑现”中保持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汉字的“兑”就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兑,有多种字义,如,“通也,成蹊也”,因而有“
由“兑”组成的字,值得我们咀嚼。“兑”与对象物结合,就“兑现”出本质或本性。
兑“言”为“说”(言为心声,口不对心,不为人“说”,枉为兑言)。
兑“禾”为“税”(《说文》:税,租也。具有农耕时代的租税特征)。
兑“虫”为“蜕”(古时“蜕”、“脱”、“?”通用,有时同“说”、“税”也混用。蜕,蝉蛇解皮也,引申“脱”人脱衣也)。
兑“心”为“悦”(古时悦、说混用。悦,喜也)。
兑“木”为“?”(zhuo,《说文解字》:?,木杖;《现代汉语词典》:?,梁上的短柱)。
兑“金”为“锐”(坚硬且锋利)。
兑“女”为“?”(tui,《说文》:好也)。
兑“人”为“?”(tui,适宜,美好)。
兑“门”为“阅”(《说文》:阅,具数于门中也。具数,即一一数之、计算之,引申为检察、核兑)。
照此下去,还能“兑”出许多东西来,还能“兑”出许多创造来,还能“兑”出许多本质来。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从“兑”及由“兑”组合成的字已经可以感悟到先人的认识、智慧和本色了。
以上字义,有深意在焉,包含着先人的生活智慧和人生体验,对现代社会的人们依然有着直观而深刻的启迪。一要性质相“兑”。无论是生命,是物产,还是社会的发展,都须源于对象物的“本质”与“本性”;二要底数相兑,收支平衡。这就包含着能量守衡的道理。若总是“发明”虚拟经济、金融“衍生品”,“兑现”出来的就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还带出了诚信危机;三要去伪“兑”真。人类社会受到现代社会的诟病所袭扰,物质繁荣、生产发达、讯息爆炸、社会欺诈、信仰危机、物欲横流,人,时时处在“异化”中,人类创造的社会消解了人的本质。法国哲学家福柯说,人死了,人被现代社会肢解了。迟田大作和松下幸之助在《人生问答》中认为,道德是可以作为资本来投资的。但是现实中往往不道德的人其商业回报反而高得多。这种“兑现”的不对等是发人深思的。总是“兑现”欺诈,“兑现”潜规则,社会就离理性、正直、性灵、创造和规范越来越远。
如果说“儒学”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人之需”上,“佛学”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人之弗”上,那么这两“学”之不足又都欠缺在对人之主体、人之本质的把握上。它们或将人捆缚在封建礼法的秩序中、或将人虚拟到“人之弗如”的四大皆空中。因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学”,即兑现人之本质的科学,使人“美好、相宜”的“人之兑”的学说。我们生活和人生的全部意义在于把“人”兑现出来,我们生活中各种悲剧的根由就在于把人“兑”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