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前,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严厉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讨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等问题。毛泽东在大会发言中强调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这就是著名的八七会议。
炎夏。
紧邻长江北岸的汉口鄱阳街上,眼前的“八七会议会址”――鄱阳街139号,是一座历经风雨的西式洋楼。街道两旁的旧式建筑如今有的成了商店,有的作了网吧,那些没作改动的因历经风雨侵蚀,墙皮尽显斑驳。
八七会议会址,1978年辟为“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成为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纪念馆正门邓小平题的“八七会议会址”几个金色大字向游客述说着历史的沧桑。一共三层的纪念馆面积不大,目前只开放一楼和二楼。一楼被辟为陈列室,二楼按当年举行会议的原样进行复原陈列:前面是一张长条桌,两边及下面是整齐排列的8个方凳、4个圆凳、10把高背椅,还有两条长条凳。
走在展厅里,到处都是黑白的照片和发黄的资料。《告全党党员书》、《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等重要文件的复印件和全部会议参加者的照片及其生平简介、八七会议记录、邓小平和李维汉回忆八七会议的手迹等一千余件珍贵的文物资料,让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又浮现在眼前。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破裂,全国陷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在这危急时刻,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
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有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候补中央委员有李震瀛、陆沉、毛泽东,中央监察委员有杨匏安、王荷波,共青团代表有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湖南省委代表彭公达,湖北省委代表郑超麟,中央军委代表王一飞,中央秘书邓小平,共22人。
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及另外两位俄国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邓小平这两位历史巨人第一次相会即在湖北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上。邓小平当时被任命为中央秘书。“邓小平”这个名字就是在这个时候为了适应秘密工作的需要而起的,他原名邓希贤。
当时,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央秘书参加了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如接受瞿秋白、李维汉交代的任务,联系代表到会,选择确定会场,安排食宿,担任会议记录,并列席会议。8月的武汉,异常炎热,为了保证会议的绝对安全,参加会议的20多名代表在这幢门窗紧闭的楼房里,在瞿秋白、李维汉主持下,开了一天一夜的会。邓小平同志作为工作人员,带着行李最早进入会场,最后一个离开,在那栋房子里整整呆了6天。
“欲立潮头先言勇,勇立潮头唱大风。”大武汉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大力弘扬八七会议革命志士忧国忧民、以国家前途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弘扬“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武汉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志要“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担负起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
如今,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推进的大背景下,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去年9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改革试验”成为武汉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关键词。
“一个城市在30年内3次成为国家改革试点,进入全国改革前沿,确实是难得的机遇。”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伍新木这样评价。第一次:1984年5月,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在武汉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对武汉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第二次:1993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体改委批准武汉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改革的内容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第三次:2007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敏锐抓住了这个历史的机遇。武汉市委书记杨松介绍说,目前,武汉全市上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抢抓“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强化措施,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大胆创新,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重大挑战,继续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
今年1―4月,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逐步见效,武汉市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经济增速下滑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1―4月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189.64亿元,增长9.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部分区域、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好转,一季度全市建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烟草食品等产业实现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1%、20.1%、11.9%、11.1%、9.5%和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