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文化性质认定
在开展中医药国情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反复了解、探讨各方各派观点,到目前为止,初步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即:中医药是中国人民用数千年的时间和亿万人的生命实践不断创造、积累和完善所形成的,关于如何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本质,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人
中医药既具有科学技术属性,也具有人文知识属性,是和近代工业化以后才真正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医药完全不同的两个知识技能体系。那种认为不同类型的文化本体和形态之间必然存在着高下优劣之分,主张“是一非一,存一去一”的观点无论在哲学界还是文化界都为多数学者所不赞同。文化多样性非但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当前和今后人类文化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石和目标!不加区别地把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概念和某些现象轻率地移植到文化相关领域,或认为无论是科学还是文化都只存在唯一的正确和合理,进而得出惟有对中医药进行改造、使之与世界其他医药学理论和应用方法“同化”,才能走向世界,实现与国际“接轨”的观点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这种观点之所以存在,与目前我国学术界、管理界乃至企业界内科技与人文的严重分离倾向也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分离不但造成了科技和人文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状态,而且对于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环境下克服物质科学的局限性,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整体和谐协调的自主创新发展存在着不利影响。
中医药符合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方向
从世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看,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迎接21世纪挑战报告,强调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总之就是要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这些适应新世纪医疗卫生方式的要求,恰恰是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
从浑沌初开到当今盛世,绵延数千年的我国历史实践表明:中医药在防御、克服自然灾难和社会动乱对民众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确保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即便在西方当代医药理论和应用技能在我国已经占据主要地位的情况下,在国民养生保健、农村和边远地区中低收入群体日常医疗以及在治疗SARS、AIDS等世界性高危传染病等诸多方面依然发挥着有效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利益分配等体制、机制设计方面的问题的影响,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和优势一定可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和国民健康保障体系发挥更大作用。
因此,认为中医药已经不符合人类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已经失去了普遍应用的实际价值,必须对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进行解体重构的主张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但不合时宜,更是缺乏远见卓识。如果能够首先认真做好全面、系统地理解、辨析中医药基本原理和内在创新发展规律的工作,在继承真谛的基础上开展谨慎创新,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使中医药文化成为重新塑造人类生存模式的一个有效途径。何况即便单纯从中医药的文化本质和特性而言,也应该奉行“和而不同”的方针,那才是促进文化多样性造福人类的沧桑正道。
传播中医药重在文化沟通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多种多样,我倾向于认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也包含隐型式样;既包括物质要素也包括精神要素;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这个表述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的概念比较接近。文化包含的领域极其广泛。文化表现在人的一切个体和群体活动过程中,体现着行为主体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对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还是对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以及人体各个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处置方法,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都符合上述对文化的定义。
不久前,我国某权威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2009年《中国现代化报告》指出:“研究表明,至2005年,在世界131个国家中,我国的文化现代化指数排131个国家的第57位,达到世界初等发达国家水平,文化竞争力指数排120个国家的第24位,达到世界中等强国水平,而文化影响力指数排130个国家的第7位,达到世界强国水平。”
这个情况表明: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现代化”和“竞争力”、“影响力”排名相互之间很不相称。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来解读,那就是:文化,尤其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在它的“现代化”和“竞争力”“影响力”之间至少并不存在显著的密切关系,甚至完全有可能不是正相关的关系!那种认为只有文化“现代化”才是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必由之路的观点极有可能是思想认识中的一个重要误区!
那么,相比而言,在这三个指标里我们需要和应该看重的指标排序应该是什么?第一是影响力,第二是竞争力,第三才是现代化!因为影响完全可能是和平的、互动的、自愿或自发产生的,竞争则多数是以自利为主要目的、具有对抗性质的甚至是借助垄断地位强加的,而现代化则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做好中医药走向世界工作的最重要的途径首先应该是通过中医药文化对其他国家的介绍、交流和沟通,逐步增强其影响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