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峰海拔1586米。它并不算高,却屹立起一座中国革命史上令人仰止的丰碑。
1927 年10 月至1930 年2 月。在此进行的革命斗争历时并不算长,却开辟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道路。
巍巍井冈山,连着中国共产党璀璨的历史。82年过去,它正书写着新的篇章。
井冈精神代代传
盛夏时节,登上井冈山当年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山头环视眺望。抬眼处,云雾蒸腾,层峦叠嶂;俯首处,谷深林密,山道弯弯。“在当时险恶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心怀天下百姓,真是太不容易了!”来自广东的游客刘宁由衷感叹。
1927年9月底,历经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革命第一个红色根据地。面对一度存在的消极情绪及“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有着坚定理想信念的毛泽东接连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宏文,指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路。
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把井冈山精神精辟地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2003年9月,胡锦涛同志强调“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
“为什么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能够燃遍全国、走向胜利?靠的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80岁的井冈山市离休干部毛秉华说:“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理想和信念!”这位有59年党龄、现任井冈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的可敬老人,40年如一日,义务为游客宣讲井冈山精神,听众已达140万人次。
一批又一批游客来到井冈山瞻仰、寻访,带走的是传承,留下的是思索。“井冈山之行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树立坚定的信念,开拓进取;在于充分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创业;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长为一名符合新时期发展要求的专业型、技术型和复合型的人才。”来自第二军医大学的黄瑾这样写道。
红色文化谱新篇
五百里井冈,革命人文景点十分密集丰富,现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100多处,其中茨坪毛泽东旧居、朱毛会师旧址等24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井冈山人开始着力发展旅游业,孕育出井冈红色旅游,而红色文化产业建设,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为告别“一栋房子、一根棍子、一个话筒子”的红色旅游传统展示模式,使红色旅游生动活泼起来,井冈山在红色遗址上添加民俗元素,通过“情景再现”,重现出当年“红井冈”的景象。在大井毛泽东旧居等处,记者看到,旧居屋檐下挂着渔叉、斗笠、蓑衣,土墙旁摆着石磨、木臼、风车等,遗址内还设置了打草鞋、打铁等场景。一双双草鞋挂在木架上,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传来……游客们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看到了“五百里井冈”轰轰烈烈的红色盛况。
来到井冈山市拿山乡茶坪村,一场有近千名群众演员的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正在上演。作为井冈山一项重要的旅游文化项目工程,这台节目史诗般的再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著名军事题材电影导演翟俊杰看过演出后说:“这台节目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冲击力,形象而艺术化,抚今追昔,让人激动万分。”
走进“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馆”,恍若穿越八十年时空。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众多重大事件与巍峨雄伟、钟灵毓秀的井冈山绿色风光融为了一体,三湾改编、大井练兵、茨坪安家、井冈山会师、八角楼灯光、龙源口大捷,一幕幕场景让记者亲身领略着井冈山斗争史上的波澜壮阔,聆听着朱毛会师的欢呼声、黄洋界保卫战的枪炮声。
红色文化产业建设的成功实施,使井冈山旅游业如虎添翼。江西省吉安市委常委、井冈山市委书记王晓峰介绍说,2008年,井冈山接待国内外游客37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0.8%和34.6%。其中接待入境游客6.22万人次,创汇1515.54万美元。踏遍青山人未老,井冈今朝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