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轮远航李文宝摄
这是一场平实的新闻发布会,没有大起大落的转折拐点,没有简单直接的好坏判断,有的只是密密麻麻多达200个数据的新闻资料和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
近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中,李晓超在展示半年经济成果时,更多地是分析存在的问题,清楚地勾勒出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态势。
喜与忧:经济回升,压力仍在
品读半年的“成绩单”,李晓超形象地总结为“四个一”:
“一个回升”:生产增速稳步回升。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其中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二季度的发展明显快于一季度,这一变化在工业生产中表现得更加突出:1-2月,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3.8%,4月份虽有所回落,但5月份又回升到8.9%。
“一个加快”:国内需求增长加快。扩大内需是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和抓手。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商品房销售增长31.7%,汽车销售增长17.7%。
“一个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进一步得到加强,铁路运输业上半年投资增长126.5%;装备工业较快回升,同比增长6.7%,比一季度加快3.0个百分点。
“一个改善”:民生继续得到改善。上半年在财政收入压力较大的形势下,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同比增长29.2%,中央财政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支出分别增长49.9%和140%以上。
“面对这些向好的趋势,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有一些企业、有一些地区尚未感受到回升,而且回升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李晓超紧接着又一分为二地分析了当前的困难:
外需明显不足,严重萎缩,上半年我们出口下降21.8%;从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上看,国外需求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负41%,一些企业实现利润还在继续下降,财政增收增支的压力还很大,产能过剩突出……
“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回升的好形势,任务还相当艰巨。”李晓超说,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涨与降:防通缩,也要防通胀
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一直处在下降的区间。上半年,CPI同比下降1.1%,去年同期却是上涨7.9%,而且自今年2月份以来一直在下降。与此同时,上半年PPI同比下降5.9%。
CPI和PPI双降是否意味着中国已陷入通货紧缩?李晓超坦言,眼下价格仍处在下降的现实,总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的增速,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生产能力利用率偏低。
但是,在看到影响价格下降因素的同时,也要注意引起价格上涨的原因。价格与货币信贷有着较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而我国今年以来货币信贷出现了快速增长的现象。上半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近7.4万亿元,同比多增近5万亿元,为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150%。
外部价格的上涨,也是影响我国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价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世界银行统计,今年初到目前为止,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比2008年末上涨了67%,铜和铅分别上涨72.7%,大豆上涨13.6%。
面对当前价格下降和价格上涨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李晓超认为,对于价格的变化,我们既要看到眼前变化的现象,也要看到未来可能的走势,抓住当前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通货膨胀不是我们需要的,通货紧缩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希望的是让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上。
危与机:抓住机遇,调整结构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着自己的智慧,把“保增长”和“调结构”结合起来,既要应对当前的危机,也要为下一轮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半年过去了,中国的发展是否一如初衷?李晓超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首先,抓住机遇,加大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的投资,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上半年,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6.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7.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7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7.1%。
其次,加大科技创新和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新一代移动通信、软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一批核电、风电等能源重大工程项目开工,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12.7%,通信交换设备增长11.5%。
第三,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同比增长4.2%,比规模以上工业低2.8个百分点。1-5月份,在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统计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中,80%以上呈下降趋势,高耗能产品单耗降低可形成直接节煤约1500多万吨。
第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半年,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1%,西部地区增长42.1%,都快于东部26.7%的增长。
李晓超说,回顾和总结世界经济历史,不难发现在历次经济危机后,都会出现经济结构不同程度的新调整、新变化和新格局。现在面临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在这种极其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多年少有的严峻形势。我们在保持经济企稳回升的同时,也要努力抓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培育新的增长点,以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
(本报北京7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