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全军官兵的一项重要实践,如何更好地推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为全军官兵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主持人就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在哪里,与系统研究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国防大学
教授公方彬展开对话。
特邀嘉宾: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
主持人:本报记者陈劲松
主持人:目前全军全面开展的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从总结实践经验的角度,您认为大力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在哪里?
公方彬: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无疑属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我认为,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是将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引向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是将思想理念注入有形的、质感化的载体中,这种方式在成效上具有缓慢性和持续性的特征,追求的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功效,即在人们无意识中接受某种思想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的和缓特征并不意味着不显示政治思想的固有属性,而是强调将政治思想以合乎时代要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方法区别于过去乃至今天我们惯常的工作方式――运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为职能部门通过有效调动各种行政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具有指向性特征的声势浩大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现实要求的变更,思想政治教育由运动式走向常态化是必然趋势。
主持人:那么,影响和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的因素是什么?
公方彬:首先,我们党的建设与国家发展早已进入科学有序的状态,统筹各种思想理论于大系统之中,依据思想建设的特有规律予以推进,既有可能,也属必然。其次,当今时代,媒体高度发达,包括重大会议,其消息、内容和精神已经做到实时传递,在这种情况下,再以“传声筒”,而非放大器的方式,搞所谓“原原本本”的层层照本宣科将难以取得实效。第三,社会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带来大量人员的快速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再依靠自上而下的体制内的思想灌输和信息传递,已与时代不相适应。只有通过载体化,让人在任何地方、任何状态下都能感知主流精神的走向,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主持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执政能力,转变执政方式,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产生了什么影响?
公方彬:革命时期,集团内成员在价值追求上比较单一,容易达成一致,个人服从组织,容易接受刚性约束;执政党时期,所关照的群体和阶层广泛,社会价值观趋向多样,这时更多的是通过平衡、沟通来进行思想影响和引导。执政党时代,不仅终极目标要求持久,阶段性目标也必须持久。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在思想政治建设上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主持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中的“革命”二字突显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属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自建军以来从未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军的优势,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由运动式走向常态化能否保持这种优势?
公方彬:军队的根本性质的不变,并不意味着保证这种根本性质的方式方法也永远不变。正是因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了军队必须承受党的执政方式的变化,研究如何更好地达成强化政治属性的途径和方法。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走向常态化,更有利于保持我军的政治优势。
主持人: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实现常态化,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公方彬:第一,军队高层机关要实现观念和统筹能力上的突破。一种执政理论、执政方式、现代政治文明和生态的内在一致性,决定了科学和稳定的思想政治建设成为可能,而不再是“今天喊打倒,明天喊拥护,一夜之间转个180度”。这里所讲的统筹,是避免将党的创新理论切割开来,孤立对待,一定要将其内在的规律把握好,以避免大量的时间在教育上,似乎仍然有搞不完的教育。第二,要善于将政治理论、政治思想文化艺术化。从当前人们的接受特点来看,惟有把政治范畴内的思想和精神寓于文化艺术,才敢言更大的影响力。第三,要在载体建设上实现突破。信息高度发达,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自上而下的,单向、单维的思想传播方式已经被多维、全频的思想影响所取代,换言之,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下,某一事件和视觉的撞击给人可能带来的思想影响是一生的;而你刻意的影响,未必不产生水过地皮湿的功效,这就决定了,造就大量的注入了思想和精神理念的载体建设,强化视觉、感觉上的冲击力、影响力是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第四,要实现评价体系上的突破,也就是寻找到更科学的评价系统。要避免以表达或形式上的热闹,来判定一个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成效。应采取包括民意调查的方式,来显现群众对某种思想理论的了解度、认同度、接受度,了解群众对某种思想教育的亲近度、接受度,了解群众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某种思想观点,等等,并以此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