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方寸之间话航天

2009-07-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永全 我有话说

记者虽算不上集邮爱好者,但也有一本自己很得意的集邮册,是关于苏联和俄罗斯航天方面的邮票汇集。集邮册中的300多枚关于苏联航天的邮票几乎反映了苏联整个航天业发展的历史。

每每打开这本集邮册,一幕幕航天史上激荡人心的事件就会浮现在眼前。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

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飞行的事迹已经家喻户晓。加加林是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的,他在最高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一小时48分钟。为了纪念这一壮举苏联出版了一套邮票,邮票的设计很朴素,总共4枚,上面分别有加加林的肖像、克里姆林宫自鸣钟、火箭发射场景和赫鲁晓夫的题词。赫鲁晓夫的题词是:“我们的人民首次开辟了通往社会主义之路,我们的人民首次进入太空,开辟了科学发展的新纪元”。这套邮票的定价分别有3戈比、6戈比和10戈比不等,邮票分有齿边和无齿边两种。

加加林返回地面后,顿时成了国家和民族的英雄。加加林是幸运的,他的人类太空之旅不仅给自己,也给他的祖国苏联带来了巨大的荣誉。

人们往往只记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实际上,当年加加林的替补宇航员格尔曼・季托夫也是值得称道的。为了宣传加加林的伟大壮举,突出加加林,当时对替补宇航员是不宣传的,季托夫在庆祝加加林太空之旅的隆重活动中,始终隐藏在人群的后面。4个月后,季托夫也创造了一个“第一”。他于8月6―7日乘坐“东方”2号宇宙飞船第一次完成了绕地球的长时间飞行。他飞行一昼夜又一小时,绕地球17圈,飞行距离70万公里。苏联也出版了纪念季托夫太空飞行的邮票一枚,定价6戈比。格尔曼・季托夫是一个非常风趣的人。1983年9月26日,另一名姓季托夫的宇航员――弗拉基米尔・季托夫在宇宙飞船发射出现险情的一刹那死里逃生,老季托夫得知后笑着说:“看来太空中容不下两个季托夫”。

在发展宇航事业的过程中,苏美始终在竞争,双方都在争“第一”。在这场竞争中,苏联在许多方面占据了领先,女宇航员上天就是其中一例。捷列什科娃,一位超凡的女性,1963年6月19日,她独自乘坐“东方”6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48圈,总共飞行70小时46分。虽然她晚于“嫦娥”奔月,但毕竟是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捷列什科娃的飞行任务是考察飞船的操纵系统,研究宇宙飞行条件下妇女的生理变化。她返回地面后各方面情况良好,曾生有一女。捷列什科娃曾经访问中国。苏联为纪念她的太空之旅,特出版了纪念邮票,邮票上有捷列什科娃的飒爽英姿。该邮票票面价值10戈比。

航天器对接技术在航天历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类要在太空逗留比较长的时间,必须解决航天员和航天器的供给和维修问题。人类第一次实现航天器对接是在1965年,由美国航天员完成的。俄罗斯在这方面也不甘示弱。记者认识的一位俄罗斯宇航员格列奇科就因在对接技术方面的成就而荣获“苏联英雄”称号。他向记者讲述过在太空飞行中的许多逸闻趣事,比如:宇航员可以在太空倒立睡觉;在太空进行航天器对接时,货运飞船像一颗鱼雷接近在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格列奇科和他的伙伴罗曼年科于1977年12月10日至1978年3月16日在太空连续飞行96昼夜。他们的出色表现得到国家的奖励,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苏联政府出版了纪念他们英雄壮举的纪念邮票一套。

航天科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竞争。俄罗斯在空间站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则在发展航天飞机方面独领风骚。集邮册中有许多各种空间站的邮品,尤其是反映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纪念邮票。但是苏联也曾经发射航天飞机,即著名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它是1988年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的。但是,到了1990年,由于国家经济状况日益恶化,戈尔巴乔夫总统否决了苏联发展航天飞机的必要性,苏联的航天飞机计划随之夭折。“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身姿留在了精美的邮票上。

人类在发展航天事业的过程中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一些航天员为了这一崇高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71年7月,苏联宇航员多勃罗沃尔斯基、沃尔科夫和帕查耶夫在太空飞行24天后,返回地面的途中因飞船失压而捐躯。在纪念他们英雄壮举的邮票上写着:“英雄壮举万古流芳”。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为航天事业而献身的宇航员。

集邮册中票面价值最便宜的邮票为3戈比,最昂贵的票面价值1500卢布,相差5万倍。但是,1500卢布的邮票是1995年发行的,邮票画面上印着:俄罗斯。苏联,那个超级大国,已经不存在了。

集邮册中有大量关于国际空间合作的邮品,记录了各国开展航天领域合作的历程。人们希望航天事业的发展能够有利于全人类,造福于人类,人类应该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防止外层空间军事化。但是,直到目前,这只是人类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