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特色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之路

2009-07-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牛维麟 我有话说

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为依托,以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任务的组织形式,是在新经济迅速兴起的大背景下大学功能的延伸。新世纪以来,以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为代表的一批大学科技园,从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要求出发,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和自身实际,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有效方式,积极探索人文

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多样化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和重要贡献。

历史机遇:人文社会科学要不要进行成果转化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与文化的日益融合,以文化等要素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在国家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以科技等要素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一起,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两大支柱。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创意产业已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因此,如何顺应国际社会发展趋势,促进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是摆在每一个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实践证明,“创业”、“文化创意产业”两个元素在经济低潮期被各国政府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危机呈现出负相关性。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的经济大萧条后,美国的电影产业得到了大发展;1997年布莱尔政府把推广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拯救英国经济困境的有效办法。当前,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国家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方针,经济结构面临着调整和转型,文化创意产业孕育着新的机遇。

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截至2007年底,中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已达27.2万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战略的提出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建设实践:人文社会科学能不能进行成果转化

2004年,全国第一家以文化创意为主题方向的大学科技园――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正式揭牌。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实践,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人文社会科学能不能进行成果转化的问题,开创了大学科技园发展史上的数个“第一”。

1、结合学科特色,开风气之先,建设全国第一家以文化创意为主题的特色大学科技园。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所学术重镇。学校依托这一学科特色,顺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积极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探索,积极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文化科技园建设。园区通过发展出版、版权贸易、多媒体、网络服务等相关产业,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创新基地、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创新型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文化企业的孵化基地,并于2008年通过了两部委的评审,成为全国首家以鲜明的文化创意为特色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2、结合区域优势,顺时代之需,建立全国第一家以文化创意为主打方向的留学人员创业园。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位于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内,文化科技园与中关村管委会合作,探索创建文化创意产业特色的留学人员创业园。2005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揭牌,面向非科技类的留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创业服务,创造性地建立了以文化创意为主导、以版权相关产业为专业方向的留学人员创业园。截至2009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累计吸引留创企业57家,以互联网平台和软件技术为基础,图片版权保护软件、网络协同写作、线上对外汉语推广、教育线上平台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项目占入园留创企业项目总数的80%。

3、结合政策支持,抓产业之要,建立全国第一家国家版权贸易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要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寻找到有力的支点,起到行业的撬动作用,就要寻找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版权局合作,在文化科技园内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基地充分利用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天时”、地处版权生产者使用者密集区海淀的“地利”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版权相关学科见长的“人和”,抓住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版权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发展。

路径选择:人文社会科学如何进行成果转化

正如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应当坚持多样化发展道路一样,基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大学科技园同样没有固定的发展路径,以下仅探讨其中某些共同的因素。

1、学科优势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前提是要有强大的“学科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精华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供利用的重要源泉,这就需要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中的人文学科,进一步加强文化研究,在历史积淀中充分挖掘文化宝藏,寻找其中能够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积极元素,在此基础上加以传播、普及。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正是依托学校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才不断催生和孵化出一大批将科技与文化产品、服务相结合的新文化企业。

2、创意人才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首要任务是培养、吸引一批饱含创意理念、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定的思想深度,善于求新、求变,富有个性,而且要善于与人交往,有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正在筹建“创业学院”,将建立教学相长的“创业教育”体系,一方面通过“零成本创业”的孵化服务体系,为扶持学生创业提供切实的服务,另一方面希望借助园区的创业孵化实践,联合各方面的智力资源,验证并逐步改进创业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为创业教育提供实证样本。

3、政策支持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更需要政策的扶持。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要符合区域经济、文化、人力资源等实际状况,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确定创意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重点行业;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要营造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通过资金扶持、公共服务倾斜等市场化手段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4、消费需求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性短缺”阶段,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文化创意产业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而成的产品最终是要进入消费领域的,因此其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应当也必须由消费者来评判。而每一创意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都存在着个体喜好、社会环境、文化差异、地域特色等多种不确定因素,这就大大增加了创意产品的风险。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为引导,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