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16届东盟地区论坛期间,美国不仅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还首次与湄公河区域的泰、越、柬、老等四国发表联合声明合作开发湄公河区域,在东盟地区论坛期间成了全球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美国缘何高调重返东南亚?
首先,重返东南亚是奥巴马政府全球外交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什政
其次,制衡日益崛起的中国。东盟是中国的近邻,在中国周边外交战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对东盟开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与人接触等软实力外交,中国在东盟的地位和影响力迅速上升。特别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去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政府和人民更加看好中国,中国对东盟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据报道,2008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已达179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了近20倍,占东盟总体贸易额的近11%,而美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占东盟总体贸易的比例在同一时间内则从17%下降到12%。美国不少专家担心中国很有可能取代美国主导东盟地区事务,甚至认为东盟是中国的“后院”,如果美国不能在中国的“后院”约束和制衡中国,一旦将来中国成功地主导东盟事务,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和利益将日益被边缘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安全问题专家约翰・哈里森说,美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重建其在东南亚的积极存在,特别是针对中国。
再次,美国不希望成为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局外人。近年来,东盟共同体、东亚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东亚峰会在国际社会的影响逐步扩大,东亚地区建立一个以东亚峰会为基础、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共同体的可能性逐步上升,但美国至今还游走于东亚峰会之外。美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后很有可能以最快速度成为东亚峰会的一员,进而置身于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增加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此外,随着中国在该地区的崛起和世界对能源、矿产资源等需求的进一步上升,南海问题对美国国家战略利益的影响也日益上升,美国重返东南亚也为其今后更好地干预南海事务奠定了基础。美国未来不仅可借助军事对中国形成威慑,还可拉拢东盟国家联合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进而使南海问题更加复杂化、国际化。
(本报马尼拉7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