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地处亚热带,是盛产荔枝、龙眼、枇杷的水果之乡,素有“荔城”及“荔子甲天下”的美誉。
上世纪初,居留在莆田的美国传教士蒲鲁士首次尝到荔枝,赞叹不巳,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水果。1903年秋天,他利用回国度假之便,用4个大木桶装了4棵树苗(荔枝、龙眼各两棵),外用木条钉好,雇人由莆田
1906年,应美农业部要求,蒲鲁士又运回89株莆田“陈紫”荔枝树苗,分种在美国夏威夷、波多黎各、古巴、哥斯达黎加、巴西等地。其中有48株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移植成功,几年后就开花结果。为了纪念引种的人,美国人将这些荔枝称为“蒲氏荔枝”。
莆田荔枝传入美国后,被美国人赞誉为“果中之王”和“果中皇后”。佛罗里达州南部地区的亚热带果树研究所十分重视荔枝的栽培和推广,使该州多处出现千亩以上的荔枝园。有的果园还建造了中国式牌坊作为大门,方门上的横匾用中文写上“荔枝”两个大字,两边挂着红色大宫灯,以突出古色古香的中国特色。园艺师还采用适时喷灌、施用全效肥料和微量元素等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使荔枝生长得很快,一般20几年的成年树单株每年能结果300多斤,40多年生的大树每年能结果400-500斤。每当荔枝成熟的季节,各州赶来的食客云集至此,汽车排成10余里的长龙,大家争相采购。佛罗里达州的荔枝种植大户还设立专门的加工厂,将鲜荔枝运进仓库后用气体调节贮存,经半年仍不失其色味,并以精制的包装远销国外。此外,他们每年也出口大量的树苗。可以说,荔枝为该州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蒲氏一家三代人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蒲鲁士的三女儿蒲厚恩出生在莆田,并在那里读完高中,会说一口流利的莆田话;她的儿子是炼油专家,曾随基辛格访华,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儿媳曾在华南工学院任教。前些年,79岁高龄的蒲厚恩与儿媳一起回到第二故乡莆田“寻亲访祖”并过春节。回国后,她特地去佛罗里达州考察“蒲氏荔枝”的生长状况,并写信转告莆田的中国友人说:“荔枝移种佛罗里达州,至今生长很好”。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