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挺军,一个曾在祖国西部艰苦地区当兵23年的转业干部,自主择业扎根河南省新乡市基层社区,用行动兑现自己“为党分忧,为民解愁”的铮铮誓言。
甘做“小巷总理”
2001年,王挺军在副团位置上转业。他曾多次荣立三等功、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按照常理,安排个理想的工作没问题
春夏社区是新乡市红旗区的老居民区,居住环境差,污水横流、许多居民甚至用不上自来水,居委会办公室仅有5平方米。为改变居民生活环境和社区面貌,王挺军先是为辖区2300多户建立家庭档案和联系卡片,后又自费到上海、广州学习先进的社区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
在红旗区、街道办事处支持下,他拿出自己的2万多元转业费,再筹集资金10多万元,改造社区废掉的自来水和污水管道,增设4台变压器,解决辖区居民吃水难、排水难、用电难问题。同时,王挺军注重把社区服务、管理和经营融为一体,成立社区家政公司、法律咨询站、健康用品店、读书社、学习辅导站、洗衣房等,既为居民提供法律、家政、就业培训、文化娱乐等服务,又为失业居民提供就业岗位。
把“乱窝子”变个样
新乡市新兴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是远近闻名的“乱窝子”。2005年,正当上级领导为这个社区的主任人选头疼时,王挺军主动请缨,离开红红火火的春夏社区,到新兴社区工作。
王挺军到任后,提出“和谐社区,和美家庭”建设理念。他把部队政治思想工作运用到社区,开展“为政府分忧,为党旗增辉”活动,党员分片包干,做好失业人员的思想工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王挺军进出5家企业110多趟,协商安排1000多个失业人员再上岗,让大家生活有了保障。
近年来,王挺军工作过的两个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体育先进小区”“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和谐小区”“河南省科普示范社区”“新乡市标兵社区”等。
当好居民“贴心人”
新兴社区下岗人员沈亚云,先是父亲患脑癌,接着弟弟得肺炎,后来她自己也得了癌症。绝望的沈亚云,决定放弃救治……
听到这个消息,王挺军心如刀割。他想,这些下岗失业人员本来就生活拮据,一旦家庭成员再患上大病,动辄花费几万、十万元,怎么得了?由此,王挺军决心建立一个“下岗失业人员大病救助基金”。他到辖区内企业和居民原单位反复协商,共同建立河南省第一家“下岗失业人员大病救助基金”。这一“大病特困救助模式”运行3年来,已为82户大病特困家庭,发放救助资金52万元。
8年来,王挺军先后帮助过6位孤寡老人,为20多位老人料理了丧事,救助过28个贫困居民家庭,动员了168个富裕居民与贫困居民结成帮扶对子,自己还累计掏出1万多元为居民解难。
王挺军因“为党分忧,为民解愁”,最近被评为“全国模范军转干部”。他的感人事迹,在中原大地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