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四平:对当下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反思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6期
近年来,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繁荣景象与艺术成就引人瞩目,但同时也应看到其思想文化层面的严重缺陷:封建性陈腐性的思想元素在作品中含量过高。诸如:热衷于种种恶行的展示,而缺乏善意爱心的表现;沉溺于“奴化”
周保欣:左翼美学的诗学正义与困境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8期
当代中国社会,因为社会分层现象以及不同阶层间的利益冲突日趋严重,“底层文学”应运而生。承续传统文学民生关怀和现代左翼美学的思想伦理经验和文学审美传统,作家们在“社会”与“人”、“底层”与“他者”的关系处理上,普遍存在肯定“人”和“底层”的价值预设,存在以“人”、“底层”的价值诉求批判“社会”和“他者”的审美固态思维。在这种特殊的批判主义思维影响下,当下作家对“底层”的想像和书写是单极化的,存在唯物质叙事、泛苦难处理和沉迷“恶”的叙述等不良倾向。因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原因,中国知识分子从来没有发展出自身作为独立社会阶层的职责、立场、话语方式和价值体系,缺乏一种超越时代的普遍性价值意识,导致眼下中国作家的底层叙述存在严重的“视点匮乏症”,他们在讲述底层时,不得不采取一种泛道德主义的叙事姿态,主要表现在道德问题的社会化和社会问题的道德化。当下中国的底层文学,若要提升其审美境界和批判性的思想力量,最重要的,是需要恢复和发展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力量,处理好作家创作思想中的批判和建设的关系,重建新的启蒙思想和视野,并在中国诗学传统中整合底层写作的美学思想经验。(闻言)
孙桂荣:论“80后”文学的写作姿态载《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
“80后”文学是一种依据创作主体的出生年代(1980年代)进行命名的文学现象,它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在叛逆、玄幻、身体叙事等方面均出现了某种不同于20世纪60、70年代人写作的新的美学特征,而在参与新时期文学进程、促成青春文学的真正崛起、改变文学批评格局等方面也显出了独有的力量。在论者看来,“80”后写作者风华正茂,创作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与其轻率地对之做出种种判断,不如以文本细读对之做出更多的分析与考察。(燕)
谢天振田全金:外国文论在当代中国的译介载《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5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译介西方文论的热情持续不断。与此同时,中国学者也在逐步消化西方文论的方法和概念,日益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研究,形成了翻译和研究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局面。具体到个人,20世纪90年代影响最大的除上述尼采、萨特和弗洛伊德三人之外,海德格尔“后来居上”,成为最耀眼的明星。据中国知网统计,1990-1999年,中国期刊发表的以弗洛伊德为题的文章为170余篇,尼采和萨特刚过200篇,而海德格尔则高达253篇。2000-2008年,中国期刊上发表的以弗洛伊德为题的文章约350篇,以萨特为题的文章约400余篇,以尼采为题的文章500余篇,而以海德格尔为题的文章则高达944篇。此外,还有一批在上个世纪默默无闻的“新人”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中心。2000-2008年,中国期刊以巴赫金为题的文章为302篇,德里达295篇,福柯274篇,加达默尔232篇,本雅明143篇,哈贝马斯更达到585篇,但纯粹的文艺学家如韦勒克,只有52篇。这种现象包含多重含义。首先,在西方文论家中,海德格尔依然矗立在奥林帕斯山的顶峰,保持着对中国文艺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巨大影响,弗洛伊德和萨特依靠惯性保持了自己话语中心的地位,尼采的地位持续上升,把弗洛伊德和萨特甩在了后面。其次,福柯、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巨匠,迅速进入话语中心。第三,苏联文论已经丧失了吸引中国学者的魅力,只有巴赫金的文艺理论“一枝独秀”。第四,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中国的影响,途径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西马”)的影响迅速上升,成为中国文艺界、学术界又一关注热点。本雅明、哈贝马斯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已经成为学术界耀眼的明星。后者甚至超过尼采,成为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第五,“纯粹”的文艺理论家或文学批评家,如韦勒克等,虽然也为人们所赞赏,但却不能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中心,而是那些卓越的思想家引领中国的学术界。(林)
郭怀玉:张洁创作中理想爱情的四大关键词载《中州学刊》2009年第4期
张洁创作了短、中、长几十篇(部)爱情小说,但几乎所有爱情故事的过程或结局都很不理想。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张洁在创作中对理想爱情的追求都绕不过崇拜、尊重、可靠和呼应这四个关键词。在张洁的文本中,这四个关键词的基本阐释和基本关系是这样的:女性对男性的崇拜是前提;男性对女性的尊重和男性在女性面前必须可靠则是基础;而男女双方的相互应答是理想爱情的最后保证。以“崇拜、尊重、可靠和呼应”为关键词构建的理想爱情可能是一个永远不会实现的乌托邦,那么,张洁可能就永远是个“痛苦的理想主义者”。(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