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统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09-08-0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科技名词是科学技术交流与传播的载体。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不一致,给两岸专家的相互理解与交流造成了很大障碍。

回溯既往,1993年“海协会”与“海基会”举行的第一轮“汪辜会谈”,就

把“探讨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列入“共同协议”中。近日,应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的提议,国台办发言人回应中提出还将纳入新出现的科技和社会事物的名词术语,把存在差异的词汇比较陈列,供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及全球华人学习使用。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坚冰的破解,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将更加频繁和广泛。在求解两岸科技名词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方面,两岸专家在提出更多诉求的同时,也在采取着积极行动。

交流两岸名词术语促进科学文化繁荣

――就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工作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路甬祥院士

本报记者张蕾通讯员代晓明

记者:请您谈谈海峡两岸开展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工作的重要意义。

路甬祥: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工作对于发展两岸科教、经贸、文化关系十分重要,是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方针的重要体现。两岸已分隔半个多世纪,这个时期正是现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历史阶段。两岸由于互不沟通,各自定名,导致科技名词不一致。例如,导弹/飞弹、软件/软体、航天飞机/太空梭、等离子体/电浆、信息/资讯等,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称谓各一。据大陆有关专家统计,在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科技名词中,两岸不一致的约占到40%以上;其他传统学科,不一致的名词术语也大体在20%以上。

海峡两岸同文同种、骨肉情深,但却“一国两词”、“一物多名”,使两岸的交流合作颇受影响。对此,两岸科技界专家都有同感。由于两岸科技名词存在不少差异,两岸专家在开展学术研讨时,往往要借助英语来判断对方所说的概念。台湾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曾发表一篇短文,说1993年11月在台北举办的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上,两岸专家就是以台湾国语、大陆普通话和英语混合进行的。他对此十分感慨。当时,双方在书写合同、协议书、备忘录时,常常由于名词术语的差异,不得不加注释或标注对方使用的称谓,很是繁琐与不便。

1993年,具有历史意义的首轮“汪辜会谈”达成的四条协议中就有探讨两岸科技名词统一的内容。海峡两岸分离将近半个世纪,有很多重要事项要谈,而在第一轮会谈中就把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列入协议,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我想,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灿烂的精神和物质文明,特别是科学技术领域曾领先于世界各国。海峡两岸有着血脉同根的传统文化,两岸科技界共同继承和弘扬传世至今的科技、文化遗产,对于加强两岸精神纽带,增进文化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消除两岸交流屏障。在过去几十年隔绝的情况下,两岸对科技发展产生的新概念、新技术,分别按照各自的理解和方式定名,造成了许多名词术语上的不一致,带来许多交流上的困难。为增进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破除交流上的障碍是必由之路,科技界尤为如此。两岸同胞有着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和割不断的历史渊源,开展好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工作,就可以减少或消除两岸在科技以及文化、教育、经贸交流中的障碍,便利交流与合作。

三是促进两岸学术交流和科技发展。两岸科学家在共同探讨名词术语差异时,很自然会对诸多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如两岸天文学界对astro-physics分别定名为“天体物理学”和“天文物理学”,在解决这对名词碰撞时,两岸专家自然会探讨这一科学概念,对这一学科领域的各自研究成果、理论认知和理解进行充分交流。

四是提供了一个两岸科技界交流合作的平台。在敞开两岸关系大门的过程中,语言和名词术语上的差异首先受到两岸专家的关注。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工作则为两岸专家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不单纯是名词讨论,也包括了学术交流。每次大陆专家组团访台,都会进行一些学术报告活动,都要参观台湾的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台湾专家代表团也是如此。在交流中增进了相互了解并创造了很多合作机会。十多年中,两岸专家就两岸科技名词工作共同召开过几十次研讨会,这种学术交流已融入两岸交流合作的洪流,对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发挥了独到的作用。

因此,这项工作对于海峡两岸联结血脉亲情,增强学界交流,促进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全国科技名词委是如何组织专家开展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的?取得了哪些成绩?

路甬祥:全国科技名词委始终把两岸科技名词的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性任务。“汪辜会谈”之后,全国科技名词委率先行动并努力推进,克服了许多实际困难,积极、稳妥地开展起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1994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制定并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意见”,确定了两岸名词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组织、方法及出版等,并于同年5月召开了有70多名著名科学家参加的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座谈会,专家们一致呼吁开展这一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由此开始了一系列筹备工作,包括与台湾专家的联络和研讨。1996年6月,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等机构和专家进行座谈,在许多方面达成共识,确定了合作方式。同年6月,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黄山组织召开两岸天文学名词对照研讨会,这是在祖国大陆召开的第一次两岸科技名词会议。同年7月,全国科技名词委组团赴台参加航海科技名词研讨会,这也是第一次在台湾地区举办两岸科技名词研讨活动。从此以后,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对岸同仁有计划地按学科开展起了科技名词的对照工作。迄今,全国科技名词委已先后开展了近30个学科的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组织两岸专家共同召开过数十次研讨会,积极促进了两岸科技界人士之间的往来、交流与合作。其中,航海、药学、化工、信息科学技术等10个学科已正式出版了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

通过进行两岸科技名词研讨,一些学科的不一致名词获得了统一定名。如昆虫学名词中的“tropham-nion”,大陆叫“滋养羊膜”,台湾叫“滋养鞘”、“圆卵膜”,经过研讨,统一定名为“滋养羊膜”。又如101-111号元素,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其重新命名之后,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确定其汉文名过程中,及时征求台湾专家的意见,两岸化学专家经过研讨,对11个元素的定名达成了一致意见。于是,目前两岸100号之后元素的称谓是完全一致的。

记者: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开展两岸科技名词交流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路甬祥: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是项认真、严肃、细致、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讲科学、原则和方法。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长期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比如,在工作原则方面,确定了“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方针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在工作方式上,积极与台湾专家学者联系,分别在两岸共同召开名词对照研讨会;对照研讨中采取“老词老办法”、“新词新办法”,对两岸已经公布的科技名词,以对照为主,逐步一致,对于新词,双方从一开始就一起研讨,共同定名,以取得一致。为解决地域分隔问题,两岸专家采用会上讨论与会下修订、补充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定名。在名词术语蓝本选择上,双方约定,蓝本应是两岸已各自公布的有权威的规范名词,不能随便找相关的工具书来对照。双方专家分别采用这两种蓝本,以英文为索引进行对照。此外,在科技名词对照本的编辑出版等方面,全国科技名词委都积累了一些经验。

记者:您对开展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工作有何建议和展望?

路甬祥: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两岸应各自确定牵头单位有序地进行,否则,可能会造成科技名词新的不必要的差异。

近日,应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的提议,国台办发言人回应中提出还将纳入新出现的科技和社会事物的名词术语,把存在差异的词汇比较陈列,供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及全球华人学习使用。全国科技名词委非常赞同国台办发言人的提议,并实际上已成为此举的先行者。因而,如果编写“中华大辞典”,全国科技名词委愿意也有能力联络、组织两岸专家学者来承担科技条目的编写工作。首先,全国科技名词委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有3000多位两岸专家,其中包括300多位院士参与的工作组织。迄今已按学科组建了71个分委员会,并审定公布和出版了75种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名词的学科领域涵盖到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构建了较完善的中国科技名词体系。全国科技名词委计划,至2009年年底将完成100种学科名词的审定公布和出版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专家队伍是做好这项工作的保证,已经公布的近百种学科名词是开展这项工作的蓝本和基础。其次,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长期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工作经验。三是与台湾地区的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有着深厚的广泛的联系。这些条件都是保证今后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总之,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功在当代,利在后代,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在促进海峡两岸科教、文化、经贸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国台办、海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努力实践科学技术各领域名词的对照与统一,促进两岸各领域、各方面的交流,为两岸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基础性的贡献。

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综述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刘青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是经国务院授权审定和公布科学技术名词的专职机构,主要工作是规范科学技术名词在社会上的应用。自1985年成立至今已按学科建立了71个分委员会,审定公布了75种科技名词。除此之外,推动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也是其重要任务之一。自1994年开始,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促进、努力开展两岸科技名词交流活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而两岸处于隔绝状态。所以,两岸科技界对此期间出现的大量科技概念,按照各自的理解和方式分别进行命名,以致许多名词术语不一致。随着近一二十年两岸关系发展和两岸交往增多,由名词术语不同而带来的交流障碍逐渐凸现开来。前些年两岸专家在开展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时,为解决专业词语互不理解的问题,竟只得采用英语作为会议语言。对于这一点,两岸社会各界有着同样深刻的感受。因此,在1993年第一轮“汪辜会谈”所达成的协议中,就有探讨两岸科技名词统一的内容。在此形势下,全国科技名词委深切感到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立即积极主动地开展起此项工作。

1994年,全国科技名词就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工作召开了专家座谈会,研讨、确立了两岸科技名词工作方针等事项。随后,全国科技名词委立即开始与台湾相关机构和各方专家联络,商讨确定了以两岸各自审定公布的规范名词作为交流对照的基础和蓝本。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台湾相关机构的共同组织协调下,1996年两岸分别在黄山市与台北市召开了天文学和航海科技名词研讨会。自此,两岸在各学科领域先后召开过数十次科技名词研讨会,有数百位两岸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陆续开展了近30个学科的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例如,信息科学技术是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领域,大量的名词术语差异十分影响两岸专家之间的交流。为此,海峡两岸暨香港专家于2001年12月就两岸信息科技汉语名词的对照及统一问题进行了详细商讨,决定成立两岸信息科学技术名词工作委员会并立即开展工作。在前期筹备工作的基础上,2002年8月,第一届海峡两岸信息科技名词对照研讨会在成都市召开,两岸专家就术语学理论和信息科技领域的一些重点名词进行了讨论,在两岸术语差异的产生原因、术语构成的基本规律、学科术语框架和一些学术概念方面达成共识,并对两岸信息科技名词的协调和一致化进行了初步探讨。会议对《两岸信息科技名词对照收词范围和命名原则》进行了充分讨论,并确定在此文件原则框架下开展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2004年3月,第二届海峡两岸信息科技名词对照研讨会在台北市举行,会议报告了两岸建立相应网站的工作,还详细讨论了有差异的名词并取得了大量共识。在两岸专家共同努力下,2008年1月《海峡两岸信息科学技术名词》(对照本)顺利出版,收词近20000条,为两岸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再以大气科技名词交流活动为例。1999年3月,全国科技名词委组团赴台参加第一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与台湾气象专家共商减少差异、促进交流之举。在这次研讨会上,两岸学者达成共同出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本)的共识,决定以全国科技名词委1996年版《大气科学名词》和台湾1998年版《气象学名词》为蓝本编订“对照本”。2000年11月,在海口市召开第二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对两岸气象专家提出的“对照本”中所列名词逐条进行审定。会议结束时,大家一致认为出版“对照本”的时机已经成熟。2002年4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出版,这是两岸专家共同编订出版的第一本“对照本”。出版后,工作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按照“新名词应当力求一致”的精神,收集近年出现的新名词并合作定名。2002年5月,在台北市召开第三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两岸专家研讨了定名的共同性和一般定名通用原则,提出了定名要“信、达、雅”,并兼顾科学性、一致性和约定俗成原则。会上针对“对照本”中有差异的名词术语进行了饶有兴味的研讨,并提出“推荐名”供双方参考使用,以求逐步一致。2006年10月,第四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重点对新近出现的大气科学领域名词术语进行了研讨,使80%以上的名词术语达成一致。会议还提出在增加名词、讨论共同推荐名的基础上修订增补“对照本”,出版第二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2008年9月,第五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再度在台北市召开,主要协调原“对照本”中有差异的名词术语,寻求新的共同点。经过研讨,使原“对照本”中两岸不一的280条名词达成一致。2009年9月还将在福建省召开第六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随着两岸大气科学界专家的持续努力,学术交流的障碍正在一步步地消除。

2009年,两岸科技名词交流活动更加活跃。2009年3月,台湾相关机构先后访问全国科技名词委,就两岸专家交流、网络合作问题进行了协商;4月,海峡两岸海洋、地理学名词研讨会相继在台湾召开;4月底,全国科技名词委同台湾相关机构负责人在京商讨进一步加强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合作事宜;6月初,海峡两岸材料科学名词研讨会在台湾召开;7月,在乌鲁木齐市召开的两岸中文信息技术标准研讨会上,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台湾相关机构商谈了网络合作及共同开展信息科技领域新名词定名工作。此外,2009年还有天文学、电工学、电力工程等不少学科计划召开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研讨会并开展其他交流活动。

迄今,全国科技名词委已出版了10种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海峡两岸昆虫学名词》《海峡两岸药学名词》《海峡两岸船舶工程名词》《海峡两岸航海科技名词》《海峡两岸动物学名词》《海峡两岸化学工程名词》《海峡两岸信息科技名词》《海峡两岸测绘学名词》《海峡两岸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另外,还有4-5个学科的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即将出版。目前,两岸专家还在继续合作开展天文学、电工学、电力工程、经济贸易、法学、遗传学、细胞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技术、地理学、生态学、计量学、物理学、材料科学技术等学科的名词术语对照工作。

近年来,海峡两岸三次“陈江会谈”的顺利进行使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因而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工作显得更加迫切。我们通过这十几年的工作深切体会到,两岸隔绝所产生的语言交流障碍是一种人为现象,是可以通过两岸专家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的。随着两岸关系大门开启、两岸交流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两岸专家以共有文化为纽带,以相互交往为基础,采用协商、研讨的方式增进了解,求同存异,逐步一致,就可以逐渐消除交流障碍,促进两岸共同繁荣。为此,全国科技名词委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步伐,开展更多领域的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努力使科学与技术各领域百余个学科、数十万例名词术语都得到对照和协调统一,为促进海峡两岸科教、文化、经贸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两岸科技名词交流非常重要

――访著名气象学家、南京大学教授伍荣生院士牧岭

从大气科学上说,从地面到距地面600~800米之间的大气层,被称为大气边界层(atmosphericboundarylayer),受地表起伏和湍流等因素影响,这个层的气流运动非常复杂。1905年,奥地利气象学家埃克曼(Ekman)提出了边界层内气流运动的三力平衡模型:摩擦力+折向力+气压力=0,首次得到了边界层风速分布的解析解。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埃克曼的理论往往与实际结果不完全一致。1982年,南京大学大气系一位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新的“四力平衡”边界层动力学模型:惯性力+摩擦力+折向力+气压力=0,被世界许多气象科学家所认可。

这位提出“四力平衡”理论的教授就是伍荣生院士。

伍院士平易随和,不乏睿智和风趣。2008年在台湾大学召开的第五届两岸大气科技名词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台湾大学陈泰然副校长作为东道主致欢迎辞后,伍院士随即代表大陆学者作了简短讲话。他首先对台湾气象学会和台湾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接着稍侧头看了看两边,话锋一转,慢条斯理地说:“今天在座的都是老朋友了,我们这次来也要讨论讨论开会时要不要穿西装、戴领带的问题。”纵观全场,发现只有陈泰然教授一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陈泰然教授赶忙解释,说是一会儿要参加学生毕业典礼才打领带的。会场气氛登时活跃轻松起来。

伍院士有着许多令人羡慕的头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中尺度工作组主席……

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头衔: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在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时,他就一直参与大气科技名词的审定工作。由于参与大气科技名词审定的专家在北京的居多,审定会在北京也就开得多,所以,每次在北京开会,他都提着旅行箱风尘仆仆从南京赶来。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审定编辑李玉英看了有点不忍,便筹划着要在南京开几次审定会,这样免去伍院士的奔波,伍院士却说,北京人多,还是在北京开好。

“在名词委第一届委员会期间,我参加过审定,但现在好多年没参加了。所以,我想今后还要多参与。”伍院士笑着说道。

提及这次两岸大气研讨,伍院士说这样的交流活动非常重要,能使两岸学者加深沟通,增进理解。

“由于两岸长期分隔,在气象领域,各自形成了一些习惯习语。两岸名词能一致就一致,能靠近就靠近,这样逐步达到统一。比如这次讨论的两岸称谓不同的441条大气名词,有284条达到一致。这是两岸大气学术交流上的重要成果。”

当问及两岸在开展审定名词方面各有什么特点时,伍院士想了想,说:

“我们很多名词,定名定得好,台湾学者也就接受了。如‘jet’,我们称‘急流’,台湾学者称‘喷流’,‘喷流’有动态的意思,而‘急流’是描述性状,将‘jet’定成急流,既有意译,又兼音译,他们也接受了。

我们遵从学术平等原则,如果台湾那边名词定得好,也接受他们的定名。比如‘availableenergy’,我们习惯称‘有效能量’,台湾专家称‘可用能量’,我们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可用’比‘有效’更贴切,我们就一致定名为‘可用能量’,同样‘availablewater’,大陆叫‘有效水分’,台湾叫‘可用水[分]’,后来统一改成‘可用水[分]’了。

对于用得很久的习惯习语,在一时不能达到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寻求一种相互靠近的方式,比如‘anticyclonic vortex',我们称‘反气旋[性]涡流’,讨论焦点是要不要‘气’,台湾学者认为不要‘气’,显得简洁,我们大陆学者认为有‘气’能体现大气学科特色,最后双方讨论后都作了让步,在‘气’上加中括号,给括起来,叫‘反[气]旋式涡旋’,体现出两岸专家们的智慧。

当然,对存在较大差异的,如表、计、仪的称谓,台湾学者根据英文词缀来定,如‘-meter’称‘计’,‘-graph '称‘仪',‘-scope'称‘器',ardometer,我们称‘光测高温表’,他们称‘光测高温计’;‘aspiration meteorograph',我们称‘通风气象计',他们称‘通风气象仪';‘hygrothermoscope',我们叫‘温湿仪’,他们都称‘温湿器’。如此等等。类似问题还体现在如何对待音译和意译方面。比如在对英文词后缀‘-sonde’处理上,台湾学者逢‘-sonde’皆音译成‘送’,而大陆代表根据概念意译,因此, boundary layer radiosonde,台湾叫‘边界层雷送',大陆叫‘边界层探空仪’;再比如rabal,台湾音译成‘雷保’,comparativerabal,台湾称‘比较雷保’,大陆称‘比较无线电探空’。

还有,用全称还是用简称?也是两岸学者分歧较大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上,我们大陆学者用全称较多,台湾学者倾向于用简称。如: Boussinesq equation,大陆称‘布西内斯克方程',台湾称‘布氏方程',再如B runt-Vaisala frequency,大陆称‘布伦特-维赛拉频率’,台湾称‘布维频率’。

消除这样的差异难度较大,可能更需要两岸的专家坐在一起,协商出一个原则来。有了双方共认的原则,这样的名词差异就会迎刃而解。”

什么样的名词定名得好?伍院士说道:“名词最好能望文生义,一看就明了,用不着再解释。大气科学界的像前面说的东风激流(easterlyjet),音意兼顾;热雷暴(heatthunderstorm)简洁明了;风成雪纹(windripple),形象贴切;应该都算得上是大气科学上的经典名词。”

“名词工作很重要,做好它,能极大促进学术交流和传播。全国科技名词委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两岸科技名词的对照和统一,是非常有意义的。”伍院士接着说道:“我想,搞科研的人应该对定名都有兴趣,因为这里面有学问。我知道有一批老先生在经常琢磨如何定名,像南京气象学院的王鹏飞教授,应该说,他们是名词工作的宝贵力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