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想在《光明日报》“母校礼赞”这个栏目,为我的母校写一点文字。
拖至今日,之所以不敢写,一是在这个栏目上我看了许多篇章,知道这是一个名人为名校写稿的栏目,我一个普通人如何敢下笔。二是因为我的母校太博大、太精深,不是我这种浅薄之人所能完成的。三是因为我的母校,走进来、走出去太多的伟人、太
母校亭台楼阁、假山池沼,是典型的苏州园林。江南三大太湖名石之一的“瑞云峰”,矗立在校园内,为宋朝“花石纲”遗物。清朝著名的江南三大织造署,只有这里被较好地保存着,成为江南为数不多的“红学”、“曹学”遗址。过去是“名园办名校”,今天是“名校彰名园”,教育与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母校有取之不尽的精神矿藏。这里每一条路、每一间房、每一棵树都是古迹,都是历史,超越这一切之上的,是母校一贯以来的文化气息和教育风尚。长达图书馆,是1931年蔡元培为纪念创始人王谢长达而建造的,如今蔡先生当年亲笔书写的馆名石刻,还完整地镶嵌在门楣上。追溯历史,由于蔡元培等的鼎力相助,才成就了“振华”。“振华”是中国最早的女校,蔡先生经常亲临学校,或讲学、或磋商办学大事,他为一代中国女子的觉醒和教育而来,也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而来。创始人王谢长达是一位平常女子,她的先生王颂蔚最早发现了蔡元培、肯定了蔡元培,蔡先生为此一生都在感恩、报答。
费孝通是“振华”的学生。“振华”虽然是女校,但也会招收极少的男生,费老是一个佳例。他第五次访问江村,返京途中,经苏州故里,回到母校。他说:“每逢有人问起我最喜欢读的是什么书时,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爱的教育》。有时我也自觉奇怪,为什么这本书对我会这样亲切?当我经历多年远别,重返苏州,踏进母校的校门时,这问题的答案蓦然来到心头。这书里所流露的人情,原来本是我早年身受的日常经验。何怪我一翻开这本书,一字一行,句句乡音那样熟悉。我又怎能不偏爱这本读物?”
杨绛是费孝通的同学,而且还是同桌。2005年母校百年校庆前夕,我们赴京拜访了她。她是一位有思想,人格非常独立的老人。丈夫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媛过世后,老人不见媒体,不见外人,但母校叩开了她的大门。她和来访者回忆起当年的“振华校歌”,还问对不对?母校给她带去了苏州的丝巾,她最怕拍照,但却围上围巾和来访者合了影,还极认真地为母校题写了“实事求是”的当年校训。最近,又一次去看望她,怕她不见,只好搞“突然袭击”。结果,这位99岁的老人对母校的感情真的很深,还是接待了来访者。她说,医生不同意她见客;她“很想念振华母校”,还反复地问:母校需要她做什么吗?
杨绛与“振华”有很深的渊源:她先是“振华”的学生,后来又成为“振华”的老师。抗战期间苏州沦陷,“振华”搬到上海租界办学,杨绛当了一年的分校校长。2007年,杨绛出版了《走到人生的边上》,其中有对“振华”的深情回忆。2008年,吴学昭出版了《听杨绛谈往事》,全书19章,其中第4章为“振华女生”,第9章为“振华分校校长”。杨绛是“振华”第二任校长王季玉竭力推荐为分校校长的。《听杨绛谈往事》中说:“学校生活苦,吃菜不习惯。阿季(即杨绛,子季康)与季玉先生同桌吃饭。季玉先生每次从家里带来菜肴,分给分坐各桌的老师每人一勺,季玉先生自己也一勺,剩下的全给阿季吃。阿季听到季玉先生与家里通话,说想吃皮蛋,果然晚餐就有皮蛋吃,每人分几块,阿季照例分得最多。”99岁的高龄还怀想当年的生活:“振华”办学的种种特点和长处,她是后来通过学习和生活实践才逐步发现和体会到的。她说:“振华影响了我的一生”。
何泽慧,被称作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她是王季玉校长的外甥女,是“振华”1932届学生。后来,与丈夫钱三强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领导建立了我国中子物理研究院。母校至今还有她70多年前毕业前夕亲手篆书的壬申级训“仁慈明敏”石刻。记得2004年第一次去看她,因为找不到路,母校的老师比约定的时间迟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她家。让大家非常感动的是,老人一个半个小时前就从二楼走到院子里去等候了。今年3月,再去北京。96岁的老人在小书房里和20位年轻老师们回忆往事,思路非常清晰。大家分批和她合影,她都乐呵呵的,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位非常慈祥的老奶奶,而那些来看望她的老师似乎全是她疼爱的孩子。
什么叫母校?母校永远是每一个走进来、走出去学子的家。什么是伟大的母校?伟大的母校,是能够为每一个走进来、走出去学子打下深深“烙印”的学校。什么叫历史名校?在历史的深处,有那些仍然为人们所记忆,在精神上仍然栩栩如生的那些名人。
我的母校,就是这样的学校。早在1946年,陶行知去世前一个月,他来“振华”为师生演讲,他说:“我知道振华的精神一向是很好,尤其是女子教育一项,振华是数一数二的学校,是苏州第一个学校,也是振兴女子教育最早的先锋。”60多年过去了,“振华”,也演变成了“十中”。如今的“十中”,延续着“振华”的血脉。
现在,母校被媒体称赞为“最中国”的学校。称赞她的“形”,也称赞它的“神”。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物化在学校的一草一木之中;中国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物化在学校的一草一木之中。“振华”――“十中”,岁月在历史的车轮上打下学校发展的不凡印记,自诞生之日起,便锻造了文化精魂,这就是:爱国精神、尚德精神、自强精神、兼容精神和敬业精神。每一种精神都有一段办学历史,或者有许许多多的教育案例作为支撑,如上文所叙述的蔡元培的“感恩”,费孝通的“爱的教育”;杨绛的“人格非常独立”,何泽慧的“仁慈明敏”,都是一种美的道德的建构。
现在,“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成为学校教育的座右铭,是对学校百年发展历史解读以后提出的新课题,这是对“振华”办学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所谓本色人生,是诚实、率真、善良、富有同情心与责任感的人生;是充满智慧与理性,而又自然生态的、个性飞扬地学习工作与生活的人生;是平实的,每天都有进步的人生。这人生就像费孝通、杨绛、何泽慧等一样,至真、至善、至美、至爱。
现在,“十中”的校园里有一条“振华廊”,镌刻着100年来每一个教师的名字。每一个母校的老师,都是我的老师。我赞美母校曾经是一所名园,不仅仅以她曾经办学的显赫而自傲,这已经是过去。我更要赞美她“经久不息”的文化气息、文化血脉:“最中国”的核心和共同价值观,“烙印”在百年历史长途跋涉中的每一个学子的身上。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无论在哪里,都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不会迷失自己。
母校有一块“起步石”。是2003届高三毕业生所镌刻留下的纪念物,但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所有从这里走出去学子留下的纪念物。我是1974年“十中”毕业的学生。28年以后,又回来当校长。母校给了我执著、自强不息的精神;母校给了我逆境中生存、岗位成才的意识。“起步石”是一种文化的象征符号,何其贴切啊。我也是从这里走向社会、走向人生,然后再回到这里。从社会回归母校,是人生的回归、是精神的回归。我很荣幸,但更惭愧,我做得还很不够,今后我唯有鞠躬尽瘁而已。(作者系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
前身是苏州振华女中,已有103年历史。清朝的时候,为苏州织造署。曹寅曾为织造,曹雪芹曾在此居住。康熙、乾隆下江南在苏州均驻跸于此。一个为蔡元培师母的人――王谢长达在此办学。筚路蓝缕,但却聚集着当时中国社会的一大批精英:张一?、蔡元培、章太炎、李根源、周怡春、竺可桢、陶行知、沈宗瀚、俞庆棠、孟宪承先后为校董;当时的名流杨杏佛、胡适、于右任、洪深、汤国梨等曾来讲学;一代大师苏雪林、杨荫榆、叶圣陶、王佩诤、颜文?、张羽等曾为教师。学校培育了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文明的伟人:沈骊英、王明贞、蒋恩钿、费孝通、杨绛、何泽慧、彭子冈、陆璀、李政道等等。 |
闻道廊
校友费孝通
校友杨绛
校友何泽慧
校友李政道
母校回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