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气度 情怀 哲学思考

2009-08-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袁敏 我有话说

在我的印象中,袁亚平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和报告文学作家,由于他特殊的职业和位置,他笔下写的更多的是社会风口浪尖的热点,他充满责任感,贴近现实生活,很好地把握党的方针政策,缜密地解读和阐释政府的工作。但我内心深处却总觉得以他的才气和勤奋,他还可以写更文学的作品。

当《神游云天》放在我面前,

打开仔细翻阅时,我吃了一惊。这是一本完全有别于亚平以往任何一部作品的书,是一本图文并茂,以图配诗,以诗解图,特别赏心悦目的书。我真的没有想到亚平还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个摄影家。

除了意外和惊喜,我读亚平的《神游云天》有三个比较深的感受:第一,气度;第二,情怀;第三,哲学思考。

先说气度。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作家想具备就能具备的,而是一种浸润在血脉中的文学品格,亚平是具备这种品格的。只是他以前写的是重大的人和事,这种气度便不显了,或者说被掩盖了。

我注意到《神游云天》前勒口上的作者自述: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我的使命所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的价值所在。国家一级作家。我的情愫和生命所在。

我惊叹于亚平的清醒和明白,他将自己分配切割得恰到好处,但他内心的情感投向一目了然。这里蕴藏着一种大家气度,这种气度显示在亚平的新作《神游云天》里,就有一种高屋建瓴的风范。说实话,作家的游记我们见得多了,不是作家的游记也没有少读,但很少见到这样高度理性概括,如此浓缩世界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生命的文字。我在阅读该书目录时,就感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气度,不是小家子气的风花雪月,轻歌曼舞,而是大手笔的电闪雷鸣,风云际会。角度新,立意高,气势恢弘。

再说情怀。我真的没有想到亚平还是一个诗人。我历来以为,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最性情的,它容不得半点虚伪和做作;诗歌也是最富有激情的,心中的情感如果没有凝聚和喷涌到那个份上,千万不要写诗,那会很假。

但是,亚平的真性情和发自肺腑的激情是有血性的,很纯,很真,很坦荡,很率性。我觉得这是一种久违的情怀,一种有大正义、大善良、大包容、大悲悯、大浪漫的情怀,有这样的情怀,诗歌就有了灵性和生命。

再说哲学思考。读《神游云天》之前,我有过这样的担心,我想我也走过一些国家,亚平在后记中说的“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抽空拍照,回来什么都不知道”这个顺口溜,还真有点普遍性。游记能写得行云流水好看就不错了,你不要指望它有多少思想深度。走马观花的旅游和访问,能抽丝剥茧整出多少真正有意义的思考呢?

然而,亚平不愧是一个有思想深度的记者和作家,他思想的敏锐和深刻,注定他比一般的诗人要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在《神游云天》中,他的诗歌在让人看着配图愉悦吟诵的同时,给读者提供了很多哲学的话题和思考,尤其是他的摄影作品下的图说,往往看似寥寥数字,却能简洁地、提纲挈领地给你一种哲学启示。这,非常难能可贵。

《神游云天》袁亚平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